2015年高考诗歌汇编讲解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年高考诗歌汇编讲解要点

7.(2015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8分) 卜算子 张元千 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张元千,宋代爱国词人 (1)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4分) (2)“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做简要分析(4分) 【答案】 (1)“湿”“迷”使动用法,爽风夜露使得湿气弥漫,仿佛行云亦被打湿;沙溪上氤氲着水雾之气,使小舟迷失了归路。作者用“风”“露”“云”“水”“艇”等意象,淋漓地描绘出了一幅夜间泛舟归来清幽而略显凄迷的画面,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2)作者借用祖逖与刘琨闻鸡起舞的典故,反衬出自己的收复失地的豪壮之志的落空,唯有借酒消愁,借“潮落秋江冷”这样的凄凉之景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试题分析:此诗写于作者退居故里游览山水之时,上篇写景,描述一副夜间泛舟归来清幽、静谧的画面语言轻柔高远。下篇深沉、壮烈。思古抚今,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幽怨。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8.(2015年高考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1)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3分)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答案】 (1)“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这两句用山谷幽静、空旷衬托风声格外之响与月色分外之浓,视听兼具,动静结合,突出表现了山间空旷、静寂的美好景致。(3分) (2)本诗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之情,追求高洁坚贞、自由闲适之志。首联从夕照美景吸引作者游兴写起,点明访问山家之由;颔联写兰径和山家槐庭美景:幽兰散发阵阵香味,落日透过庭槐洒下斑驳光影,暗示山家主人为高洁隐士;颈联写山谷幽静空旷、风声之响、月色之浓,呈现出山间特有景致;尾联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坚贞品格的追求。(5分)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试题分析:从作者角度看,骆宾王虽曾为侍御史,但曾因事下狱,一直不得志。结合诗句来看,前三联描写了一幅山间空旷、静寂的美好景致,表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回归自然的渴望;全诗选取的“兰”“槐”“松”“桂”等意象,皆可象征一种高洁的品性,表现出作者追求坚贞高洁品格的志向;尾联“一遣樊笼累”联系陶渊明“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可知表达了作者厌倦世俗,热爱自然,渴望归隐的情感,突出了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9.(2015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9分) 雨过至城中苏家 宋 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 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 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 注 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 (1)诗中描写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2分) (2)结合诗句说明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4分) (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 【答案】 (1)尘土涤净 紫烟渐散 雨过日丽 红花沾雨 柳色葱翠 (2)①对仗,如“花飞”对“柳拂”,“红香湿”对“绿色匀”。 ②比拟,如“柳拂”。 ③从视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运用通感)进行描写,如“衣袖红香湿”。 (3)雨后天晴访友喜悦之情; 仕途上的踌躇满志或忙中偷闲的快乐。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3)试题分析:要想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一定要全面理解诗歌,要读题目题目“雨过至城中苏家”点明诗人是拜访朋友;读作者,知人论世,黄庭坚师从苏轼,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读诗句,诗歌前三联描写了雨后尘土涤净、紫烟渐散、雨过日丽、红花沾雨、柳色葱翠的美景,景由情生,可知诗人喜悦之情,尾联发出感叹,抒发情感,踌躇满志或者忙中偷闲之乐。读注释,可知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喜悦之情油然而生。整合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0.(2015年高考新课标1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