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天宫一号”发射现场手记.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宫一号”发射现场手记.doc

“天宫一号”发射现场手记   星箭组合测试   也只有在这空旷的戈壁,才能更形象地理解什么是秋高气爽。蜿蜒迤逦的黑河,好像从遥远的天幕流淌了下来,眼前湛蓝的天,在远方淡化成几乎和黑河一样的颜色。而两岸的胡杨,正处于由墨绿向金黄的色彩转换中。   9月20日上午8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垂直总装测试厂房重达350吨的厂房大门次第开启,“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长征2F运载火箭组合体在活动发射平台的承载下缓缓移动至总装测试厂房门口。   上午9时整,承载“天宫一号”(以下简称“天一”)目标飞行器、长征2F运载火箭组合体的活动发射平台,沿着相距约20米宽的轨道,以每分钟约18米的速度,向发射塔靠拢。   尽管我多次参加过中国航天发射的现场报道,也从没有看到过像今天这样的紧张和戒备森严。我们乘坐的车子没有在预想中停留在发射场的大门口,而是一口气开到了偏僻之所。我们和驻地官兵以及航天城的家属被要求到指定的场地观看。   在通往发射架的道路两旁,神情严肃的哨兵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气氛有些凝重。   当安装在平台四周底部的8只“千斤顶”渐离地面,每4只为一组、安装在平台底部四角的16只轮子完全承重,承载“天一”星箭组合体,沿着相距约25米的轨道,以每秒约18米的速度匀速向发射塔移动。绘制于顶部两侧的两面五星红旗在蓝天映衬下鲜艳无比,通体白色箭体上自上而下印制的“神箭、中国航天、CZ-2F”等蓝色字样耀眼夺目。垂直组装、垂直测试、垂直运输,是中国航天先进的“三垂”技术。   尽管已经经历多次,但每次参加转运,心里还是很激动。在火箭的左右两侧,前来参观的人们也都难以掩饰心中的兴奋,拍照、合影、欢笑声营造出一种节日的喜庆。   “天一”实际上是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的实验版,按照规划,它将与随后发射的“神舟八号”(以下简称神八)、“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对接。今年即将发射的“神八”是一艘无人的神舟飞船,与“天一”进行无人自动对接试验。“天一”进入发射倒计时,意味着中国建立空间实验室迈开了实质性的一步,也标志着中国已经拥有建设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力。   上午11时10分,“天一”星箭组合体向发射塔靠拢,与发射塔并肩矗立于发射塔南侧,航天技术人员随之进行定位等技术处理。   11时35分,风起云涌,发射塔架周围的彩旗招展,彩球飘荡。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发射塔底部两侧展开的两支巨型塔臂以发射塔为圆心,像大鹏展翅般缓缓向火箭助推器和火箭一级箭体合拢。   13分钟后,高度约有3层楼高的塔臂慢慢合拢,将助推器和火箭一级箭体包裹得严严实实。随后,发射塔中段两侧对应的3双红色摆杆分别将二级火箭围拢,紧抱箭体。   12时,发射塔上段约两层楼高的两支塔臂如小鸟展翼般合拢,围裹了火箭二级箭体。至此,“天一”与发射塔在宽敞而特殊的“洞房”中“牵手相拥”,“天一”星箭组合体顺利完成转运。   “往常的转运过程约在一个半小时左右,‘神五’转运时用了将近2个小时,这次转运的时间最短。”发射场一位技术人员向记者进行了这样的对比介绍。   转运时间缩短,也是航天科技日趋成熟的表现。明20日上午顺利完成垂直转运后,“天一”进入发射演练状态。9月21日,技术人员还会对发射塔内的“天一”组合体进行各项技术测试。   参观发射场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与俄罗斯的拜努尔发射场、美国的肯尼迪航天中心齐名,是世界上仅有的3个载人航天器发射场之一。   22日,是难得的好天气。阳光明媚,朵朵白云在蓝天下追逐,大漠戈壁中的航天城和发射场显得平静而圣洁,正好适合参观。   位于航天城东北方向的发射场与航天城相距10公里,从航天城驱车出发,沿途道路两旁树木葱郁而笔直。发射场门岗的战士谨慎地注视着每一辆从这里进出的车辆,核查每一位来访者的身份。   走近发射场,首先跃入眼帘的是外型如同摩天大楼的建筑,这就是专门用以总装和测试星箭的垂直总装测试厂房。   换上专用工作服之后,进入发射场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厂房高度达74米,内部的11层隔板其实是由金属框架组成的工作平台,隔而不分,上下可视。每个隔层中央因火箭箭体周长大小而设有一个圆孔,对火箭形成“合围之势”。完成星箭组装和测试之后,这些隔层都会“放手”松开火箭箭体。运载火箭高58.3米,分为两级,4个助推器是火箭一级箭体的组成部分。   火箭和卫星在这里呈垂直姿态完成总装和测试,厂房由此而名。   垂直总装测试厂房“顶天立地”、号称“亚洲第一门”的大门紧闭,唯有星箭组合体向发射塔转运时才会打开。据了解,这扇门高74米,上宽14米,下宽25.6米,重350多吨。   与垂直总装测试厂房相连的建筑群内,专门为“天一”设立了发射指挥大厅,记者走进指挥大厅后发现,整个大厅采用全新的测试系统,百余台电脑整齐摆放,一部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