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浅议新《会计法》对中会计信息失真的制约能力.doc

浅议新《会计法》对中会计信息失真的制约能力.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议新《会计法》对中会计信息失真的制约能力

浅议新《会计法》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制约能力 内容 摘要: 会计 信息失真,也叫会计造假,是指有关人员为了实现其自身的利益目标所采取的违反国家 法律 和制度,或虽然不违反国家法律和制度,但违背 经济 活动客观事实,致使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如实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的行为。会计信息作为一种 社会 经济信息资源,存在较大的需求群体。政府部门要依据会计信息对国民经济实施宏观调控;投资者、债权人要依据会计信息做出相关的投资决策; 企业 管理部门要根据会计信息考评企业绩效,预测未来经营趋势。错误的会计信息,会误导经济行为,扰乱经济秩序,诱发经济犯罪,萌生 政治 、经济、社会和管理风险,更损害了国家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具有极其严重的危害性。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重新修订的《会计法》,新《会计法》补充了原《会计法》存在的一些空白点,以法律形式规范了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加强了对会计核算行为的规范,明确了单位负责人及会计人员的法律责任,确定了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强化了对会计信息失真——特别是人为主观构成的会计造假的处罚力度,体现了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制约能力,适应了经济 发展 形势的需要,对加强法制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会计法 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人员 法律责任 一、 概述 ㈠ 国内外会计信息失真状况调查 会计信息失真,也叫会计造假,是指有关人员为了实现其自身的利益目标所采取的违反国家法律和制度,或虽然不违反国家法律和制度,但违背经济活动客观事实,致使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如实反映客观的经济活动的行为。在国外,会计信息造假由来已久,在经历了会计造假带来的惨痛教训后, 目前 已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制度来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尽管如此,会计造假现象仍有发生,并在近几年又呈现严重趋势,典型代表就是美国的“安然事件”。2001年12月2日,曾居《财富》500强第七位的美国安然公司正式申请破产,在美国企业界、 金融 界和政界引发了强烈震撼。对“安然事件”的调查发现,安然公司过去的成绩其实就是精心制作的会计骗局,这场骗局被揭穿后,带来的却是难以弥补的损失,和人们对会计信息失真 问题 的进一步思考。 与国外会计造假相比,我国的会计造假行为也较普遍。例如:上海市2002年曾对22家市管企业及202家子公司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审计前这些企业财务会计报表显示的利润总额达25.45亿元,审计查出114家企业虚增利润22.69亿元,65家企业虚减利润4.93亿元,相抵后共计虚增利润17. 76亿元,实际利润仅为8.69亿元,竟然不到“报表利润”的三分之一。而“世纪黑马”银广夏,则通过连续造假成了 中国 第一黑马股,其市场价值高峰时曾达百亿元。而经中国证监会公布的查处结果显示:银广夏通过伪造购销合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免税文件和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自1998年至2001年期间累计虚构销售收入104962.60万元,少计费用4945.34万元,导致虚增利润77156.70万元。其中:1998年虚增利润1776.1万元,由于公司主要控股子公司天津广夏1998年及以前年度的财务资料丢失,公司1998年度利润的真实性无法确定;1999年、2000年、2001年1至6月分别虚增利润17781.86万元、56704.74万元、894万元,当期实际亏损分别为5003.2万元、14940.1万元、2557.1万元。造假疯狂程度令人触目惊心。 ㈡ 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 会计信息失真,特别是人为主观造成的失真,其危害性相当严重: 首先,失真会计信息的传递,误导经济行为。从微观角度看,会计信息的 影响 渗透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包含投资、融资、利益分配的决策、计划或控制等。信息披露的不规范,加剧市场投机和市场波动,影响社会安定。从宏观角度看,会计造假会掩盖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隐患,将严重误导政府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可能引起错误的经济政策出台,使国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正常运行环境受到破坏,引发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 其次,虚假的会计信息扰乱经济秩序,诱发经济犯罪,是经济犯罪的护身符和温床。会计造假产生的一些问题,如隐瞒收入,偷逃国家税收,转移资金等行为,使得一些小集团或个人非法获利,其后果却是企业亏损倒闭,员工失业,从而导致生产经营活动无法正常进行,最终使国家利益受损。 第三,会计信息失真,损害了国家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会计造假实际上使在执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上打了折扣,在实际操作中降低了执行财经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的力度,是对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的践踏。因此,强化《会计法》的法律地位,提高《会计法》对会计造假行为的制约能力,加大对造假行为的处罚力度,是法律工作者和财务工作者共同的心愿。 二、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分

文档评论(0)

ajiangyoulin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