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文主义民法观的产中生和影响
物文主义民法观的产生和影响
关键词: 物文主义/西塞罗/公私法划分/人文主义
内容提要: 把物文主义的民法观的起源追溯到西塞罗时代,探讨西塞罗的市民法定义及其思想和 经济 基础,以及由此而来的 政治 态度,得出物文主义的民法观属于有产阶级的初步结论。以此为基础,继续探讨西塞罗的市民法观对于 英语 国家和大陆法系国家乃至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结论是:物文主义的民法观具有追求公私法的明确界线的积极价值,但无产阶级国家对它的采用具有荒谬性。
Abstract: This paper has cast back the origin of the p roperty law oriented theory of civil law to the Cicero’s time, by exp loring theCicero’s definition of jus civil and its ideological and economic foundation, and the Cicero’s political attitude decided bythese elements, the author has arrived the p reliminary conclusion that this theory of civil law belongs to the p rop rietaryclass. Furthermore, the paper has discussed the influences of Cicero ’s theory of jus civil to the English2speakingcountries, to the countries of continental juridical tradition, and to the socialist countries. The final conclusion is: thep roperty law2oriented theory of civil law has some positive values because it seeks a definitive borderline between publiclaw and p rivate law, but it would be absurd if p roletarian countries adop t it.
Key words: the p roperty law-oriented theory of civil law; Cicero; division of public law and p rivate law; humanism
一、什么是物文主义的民法观
物文主义是一种民法调整对象理论和立法实践。作为一种理论,它基于以物为世界之中心的观点,强调民法的首要功能是调整市场经济关系,把民法解释成经济法,忽略民法的社会组织功能,并且要把民法的一切与财产法无关的内容都排斥出去[1]。它在意大利、俄罗斯、伊斯兰国家都有其存在,在 中国 表现为商品经济的民法观,此说把民法的一切制度都解释为以商品为核心的存在,例如主体是商品所有人、客体是商品所有权、行为是商品交换,为此,它要把不能以商品解释的制度——例如亲属法和继承法——排除出民法。作为一种立法实践,它把民法调整的两大关系中的财产关系置于人身关系之前,即采用所为物头人身的民法调整对象定义,典型的例子是《民法通则》第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2001年,我在《两种民法典起草思路:新人文主义对物文主义》一文中创立了物文主义的概念,它很快流传开来,在2008年9月25日的google上,以“物文主义”为关键词检索,有378000个查询结果。从这些查询结果来看,运用这个词的不仅有法学者,而且有 哲学 者。可以说,我创立的这个词的推广成功了。
之后,我对物文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化,逐步看到了物文主义的积极的一面。在2007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2],我写了这样的话:“德国物文主义民法观有追求公私法分明的技术的原因。由于民法中的人格法是公法,德国学者为了把民法塑造成完全的私法,往往把这部分内容排除,造成物文主义的外观。人文主义的拉丁法族民法从技术上看,不过接受公私法界限的含糊状态而已。”此语承认了物文主义追求 科学 性的价值,并且把人文主义与物文主义的二分与是否追求民法的纯粹私法性联系起来。
过去,我把物文主义的起源仅仅追溯到19世纪的德国潘得克吞学派,经过进一步的研究,我发现物文主义的民法观的最早系统提出者是西塞罗。这一发现打破了物文主义属于大陆法系的德国法族,人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T 37903-2019 数控压力机可靠性评定方法.pdf
- SL 274-2020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docx
-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标准.pdf VIP
- 《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标准.pdf
- bosch博世 GBH 5-38 X GBH 5-38 D 使用说明书.pdf
- 最新版入团志愿书模板.pdf
- 职业技术学院园林技术专业《植物生产环境》课程标准 .pdf VIP
- 国内某600MW机组双烟道直流炉省煤器旁路特性研究.pdf VIP
-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津液的代谢和生理功能.pptx VIP
- 8 推翻帝制 民族觉醒 第一课时说课稿 -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统编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