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年之国:中国青年为何未老先衰?
中年之国:中国青年为何未老先衰?
在一个寻常社会,少年、青年、中年、老年都有他们相应的位置,在整个社会体系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而放眼我们身边,却不得不感叹,很多青少年面孔的人,他们的行为做事,已经活脱脱一副中年像。
世故、保守、冷漠、虚荣、等级观念强、无梦想、不好奇、无激情……几乎一切中年人才开始有的性格特点,都能从中国青年乃至少年身上找到。当一个社会失去青年,当“祖国的花朵”们一朵朵未老先衰时,我们不禁想问:社会如何催人老?
20岁的人,50岁的心——我们一入社会,便已至中年
绿领巾红校服:从小埋下特权歧视的种子
无论东西方哪种文化,人人平等的观念都是社会公理之一,不可践踏。佛家讲究“众生平等”,西方也有类似的“人生而平等”,就连中国古代揭竿起义,最行之有效的口号也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尽管在成人世界里,不得不因为一些社会规则把人分类乃至分级,但作为小学生,人人平等还是必备的一节课。而在我们身边,种种现象正在把人从小划分等级,从小埋下特权歧视的种子。
给学习差的孩子带绿领巾,以区别“好学生”的红领巾;给学习好的孩子穿红校服,以区别“一般学生”的普通校服。这样做的本质是让好与坏的差别更加明显化,进而带来的一种认知和压力。其实根据先天资质和后天表现对学生进行区别对待的现象早已不胜枚举。小时候我们都对带两道杠三道杠的孩子很羡慕(据说现在都有五道杠了),以后学习差跟不上的同学,老师就让他们查智商去。凡此种种,都是人为把孩子分等级,让他们从小就打破人人平等的观念。于是,学习差的孩子自卑、自闭或者破罐破摔,学习好的孩子身边会围拢几个小弟小妹。校园社会就这样在老师的“带领”下逐步形成,一个个“小大人”在这样的环境下茁壮成长起来。
谁害死了小悦悦?不是18路人,而是另有其人
佛山小悦悦遭遇两辆车的先后碾压,其间路过的18个人都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她,贻误了最佳的救治时间。待捡垃圾的陈贤妹大娘把她救起送医时,为时已晚,小悦悦不治身亡。上个月,小悦悦的惨剧让全中国蒙羞,社会各界对18路人表现出的冷漠无情愤慨之至。然而我们想一想,小悦悦事件是偶然的吗?
小悦悦事件之前两个月,本栏目做过一期名为《见义勇为时代的终结》的专题,悼念曾经是国人骄傲的见义勇为行为。“救人有风险,行动需谨慎”,这是很多中国人的信条。每个家长几乎都对即将出门的孩子叮嘱这样一句话:“出门小心点,少管闲事。”我们看过无数见义勇为者沦为讹诈对象的新闻,每一条这类新闻,都会加深我们心中“少管闲事”的念头。可以说,社会经历让我们胆小谨慎,这种谨慎反馈到社会,又造成了一桩桩惨剧。小悦悦与其说是死于冷漠的18路人,不如说是死于我们“少管闲事”的信条,死于我们被社会锻造出的胆小谨慎的习性。当每一个初生牛犊都被磨得老成持重,小悦悦们就没人救了。
求稳一代:要稳定,不要自由
公务员报考连年创新高:高薪+自由 稳定+特权
全国公务员招考报名工作刚刚结束,全国133万人审核通过,有了考试资格。每年百万的报考人数和几千比一的录取比例都已经不能让媒体和评论人兴奋了,因为这种情况已经持续数年。其实细看公务员报考情况,就会发现这种平常之中又有新的动向。
刚刚过去的公务员报考,面向的大多是社会在职人员,而非应届毕业生。而检视我们周围,也可以发现,公务员报考热潮在应届生中并未减退,同时在社会人员中愈加升温。很多在企业中打拼了几年,甚至事业小有所成的30左右的人,正在成为公务员报考主力。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在几年之间完成了自我改造:当初20出头大学毕业时,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公务员无聊生活的鄙视,投身社会洪流之中。几年下来,自己混的也不算差,但总觉得身边的公务员朋友活得更滋润。社会上的一些现实再让他们无奈的同时,也在让他们检讨当年的抉择。终于他们感叹:还是混进体制里好啊!于是,在而立之年,放弃高薪和相对自由的职业选择,投身无趣但稳定,低薪但隐性特权丰富的体制内生活,成了很多人的选择。在本该全力拼事业的年纪,放弃冒险,选择求稳,仿佛而立之年就已知天命。三十岁的人,五十岁的选择。年纪还轻,做派已然中年范儿。
满足于低层次的稳定,不敢冒险追求更高目标
这就又回到了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体制内,公务员,就意味着特权吗?其实未必。经过多年的媒体曝光,公务员的“人上人时代”似乎渐渐过去。不是每个部委都能以三千的单价买到三万一平米的房子,不是当了公务员就一定有灰色收入,不是混进体制内就一定比体制外的人过得好。事实上,拿着初级白领的工资,干着枯燥重复的工作,苦逼哈哈的底层公务员大有人在,他们从今到体制内的第一天起就知道不会大富大贵。
即便如此,公务员依然是大众趋之若鹜的工作,人人眼中的金饭碗。这只能说,大众宁可要公务员那种低层次的稳定,也不愿意冒险去追求高层次的成就。因为普遍性地缺乏保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