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人转的地理分布及其成因浅探.doc
二人转的地理分布及其成因浅探
摘要:东北二人转是清中叶东北大秧歌吸取河北莲花落的特点发展而成的。在它形成的这一时期经历了许多曲折,最后发展成为今天人们熟知的艺术形式。本文通过对二人转的史料收集梳理,探讨二人转生存的基础,及对历史的梳理和对二人转本体的追问并置,揭示二人转发展所需要的条件,探讨二人转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二人转艺术,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二人转;绿色;传统;创新
事物的发展是曲折的,曲折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东北二人转的兴起与发展,同样也遵循这一事物发展规律。二人转经历了200多年的历史,经过多少代艺人的创造和积累共同努力,使其在历史的长河中历尽艰辛,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如今,这被喻为东北农民的“宝贝疙瘩”渐渐的“转”出了庄稼院,“转”出了东三省,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博得了各界人士的青睐。
一、 二人转的概况
东北二人转主要流行于东北地区及内蒙古的东部,是东北三省的代表性曲种。二人转属于走唱类曲艺。它丰富多姿的表演形式和极富特色的唱腔,在包罗几百个曲种的曲艺舞台中独具风采。
(一)兴起
关于东北二人转的起源,说法有很多。但不论说法怎样,都是在经历几代艺人的不断创新、完善、发展中曲折成长起来的艺术形式。
清同治中叶,大量关内农民连年灾荒逃亡到关外(北上)并带来了自己当地的艺术形式。后由当地秧歌与这种艺术形式结合形成了今天的“二人转”。
(二)艺术特色
二人转是一个很有个性特点的艺术品种,它有许多艺术优长之处,这些优长形成鲜明的艺术特色,这是二人转能以旺盛的生命力深深扎根于东北大地的一个重要原因。其特色主要特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一枝多花
“一枝多花”是指这一曲种的艺术形式的多样化与综合性。
①多种艺术形式并存:二人转、单出头、拉场戏、群唱。
②多元化的艺术形式:唱、说、舞合为一体
2. 唱、说、做、舞、绝
这几个字不用多加解释我们便可以知其一、二。唱:就是唱功;说:一般是即兴的,并逗人发笑。有时还说些民间的小笑话,给大家解解闷。做:是演员的扮相,演员演什么,像什么。并可以一个担任多种角色。舞:舞蹈身段的应用在二人转艺术中应用占很重要的地位。绝:即绝活。每个二人转艺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绝活。常见的绝活一般表现在手绢上的表演。还有在声音上的模仿。这五个特色相互依存,不可分割,都要齐肩并进,才能更加吸引人。
二、 二人转在曲折中发展
(一)二人转的曲折发展过程
二人转产生之初,民间艺人给寂静的乡村带来了欢乐也带来了外乡的消息。与此相同时这乡里的艺术形式也被这些艺人传到了乡村外。
1.在历史逆流中逐渐走向成熟(20世纪40年代)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是中国历史上极为艰难的一段经历,日本对中国侵略,国共内战,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心理压力精神压力非常大。二人转在这种特定的条件下逐步走向成熟,并在此背景中被人们接受。这一时期形成了“演人物又不是扮人物”为艺术核心的演剧形式。
根据演出需要,演员转个身即可由年愈半百的婆婆变成芳二八的妙龄姑娘;不需幕起幕落,不需当场换衣服,就可以生动形象的演出多时空、多场面、多人物。正如艺谚上说的:“千军万马,就是咱俩儿”
2.艰苦的条件创造演出高峰(20世纪80年代)
新中国成立不久,由作家、演员、导演、作曲、舞美设计等组建了艺术团体。按当时戏剧美学思想,他们对传统二人转的剧目和表演经验进行系统整理,提高其文学性、艺术性,使其理论化、规范化,并创作一大批可以和传统剧目相媲美的优秀剧目。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现了演出高峰期,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民间二人转团体。他们凭着一辆特制的大篷车伴着他们在黑土白山之间走村串乡,演出近万场,常常出现“万人围着二人转”的火爆场面。
3.新时代曲折经历
发展至今,这一地方剧种相继出现民间二人转、专业二人转和茶社二人转三个门类。专业二人转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部分东北城市里出现了一些可乡可城但以市民观众为主体的艺术团体。
(二)今日二人转的发展
1.新时期二人转的复苏
应当说现在的晚会小品中,东北小品是令人称赞不绝的,而东北小品最大的特点就是融入了东北二人转的戏剧精神与世俗情调。
①表演夸张
这些小品演员大多是二人转科班出身,早已经练就了唱、念、做、舞的多种表演才能。靠眼力、手势、身体上的动作这些外在表演完成对人物的塑造,所以更具感染力与视觉冲击力。
②农民的语言
二人转在语言上追求朴实、逼真,东北小品也正是利用了这一点而博得了中国亿万人民的心,在赢得了亿万人心理的同时也促进了二人转逐步走出困境并复苏。
2.“零距离”使二人转成为“宠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乡土植物与城市园林绿化.doc
- 乡妹子的华丽转身.doc
- 乡村养生旅游发展探析.doc
- 乡村医生李振西.doc
- 乡村建设运动:梁漱溟与邹平实验.doc
- 乡村旅游产业升级的制约因素与发展建议.doc
-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思考.doc
- 乡村旅游目的地营销探讨.doc
-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提升探究.doc
- 乡村电视市场收视现状分析.doc
- 2025年度保密协议范本:涉密项目保密.docx
- 2025年度体育场馆建设承包合同标准格式.docx
- 2025年学生转学安全责任承诺书:二零二五年度家校监护责任书范本.docx
- 2025年功能性保健品研发与生产定制合同.docx
- 2025年城市基础设施施工安全监管与保障合同协议书.docx
- 2025年度35KV变电站施工总承包合同规范执行细则-@-1.docx
- 2025年度IT行业IT专业人员保密及商业秘密保护协议.docx
- 2025年山西省《人文科技常识》必刷100题试卷带解析含完整答案(各地真题).docx
- 2025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人文科技常识》必刷100题试卷带解析附答案(能力提升).docx
- 2025年山西省《人文科技常识》必刷100题试卷带解析必考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