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山西省临汾三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2015-2016学年山西省临汾三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表是人体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中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错误的说法是( )
成分(mmol/L)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① ②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③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④ 10 140 2.5 10.35 25 ﹣ 47 A.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会导致③的增多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的场所扩散到②,至少要穿越3层磷脂双分子层
D.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它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K
2.如图是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液体.则图中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
A.③ B.④ C.②④ D.②③
3.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运动后Na、K排出体外较多,但机体的内环境仍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B.H2CO3/NaHCO3是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的缓冲物质
C.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的
D.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子含量无关
4.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期饮用弱碱性的水会改变内环境的PH
B.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成分、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C.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
D.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成分可以交换,它们共同构成内环境
5.如图表示某人在休息时,单位时间内其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液的相对流量,在A时刻,室内温度由15℃突升至40℃,在B时刻,室内温度又突降至15℃.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A时刻,室内温度变化时,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舒张
B.在AB段,因外界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所以人体不散热
C.在AB段,人体内酶的活性比BC段高
D.在BC段,人体体温仍能保持相对恒定
6.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刺激神经纤维中部,产生的兴奋沿神经纤维向两侧传导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至未兴奋部位
C.神经纤维的兴奋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D.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
7.如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肌接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肌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与化学信号的转变
B.电刺激①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也会偏转
C.电刺激②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记录到电位变化
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8.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C.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信号”的转化
D.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9.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的融合需要Ca2 参与,下列有关突触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可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B.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C.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进入细胞内,从而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
D.若突触小泡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则突触后膜无膜电位变化
10.如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如果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则a表示感受器,b表示神经中枢,c表示效应器,且其中的信息均以局部电流的形式由a传到c
B.如果该图中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激素过多对于a分泌d、b分泌e均具有抑制作用
C.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d过程只发生在细胞核中
D.如果该图中a表示突触小体的膜(即突触前膜),b为递质,c为突触后膜,则发生在a中的信号转换过程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11.2014年10月6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的科学家约翰?奥基夫及两位挪威科学家梅一布里特?莫泽和爱德华?莫泽,以表彰他们发现大脑中特定神经元参与人体定位与导航中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树突结构增加了突触后膜接收神经递质的面积
B.突触决定了神经元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C.神经元中特有的基因决定其定位与导航功能
D.神经元在定位和导航过程中存在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相互转化
12.学习了“促胰液素的发现”的相关的科学史,你认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①促胰液素是科学家发现的第一个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自主练习生物试题(图片版).doc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doc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高二上学期模块考试生物试题.doc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一中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doc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聊城市高唐一中、高唐二中等六校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doc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一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doc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菏泽市15所重点中学联考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doc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高一6月联考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doc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a).doc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a卷)(解析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