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湘教版】2016学年地理选修五:4.1《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课件选编
* * 1新情境·激趣引航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极其频繁的国家,我们的祖先在与自然灾害抗争中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东汉时期,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位的科学仪器——地动仪,比欧洲人制造出功能类似的仪器要早1 700多年,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一项古代科技成就。
思考:你能举出几个防灾减灾的事例吗?
点拨:利用遥感技术跟踪、监测自然灾害;深秋夜晚田间燃烧秸秆,利用大气的保温作用防霜冻,防止农作物遭受冻害;利用生物诱捕器诱杀害虫,保护庄稼等。
2新知识·预习探究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2.理解和掌握长江防洪体系建设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淮河流域治理工程的主要作用。
新知预习一、我国防灾减灾的指导方针与管理
1.指导方针: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2.协调管理:1989年成立了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
二、长江防洪体系建设工程
1.1998年长江大洪水后,我国政府做出了重大决策,治理后长江下游摆脱了“人争水地,水致人灾”的恶性循环局面。
2.主要措施:在中下游地区主要有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等。在上游地区实行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措施,全面改善了长江源头的生态环境状况。
三、“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
1.“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地跨东北西部、华北北部和西北大部分地区,涉及我国13个省区,建设范围东起黑龙江省、西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面积达407万平方千米。
2.植被破坏的主要原因:人口增加、农业垦殖、战争以及统治者大兴土木等,从而产生了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和干旱灾害等。
3.“三北”防护林的建设:1978年,国务院批准在三北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工程。通过采取人工造林、封山封沙育林和飞机播种造林等措施,以建设一个功能完备、结构合理、系统稳定的大型防护林体系。
4.“三北”防护林的意义:三北防护林重点治理区的环境质量有了较大改善,取得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成就。
四、淮河流域治理工程
1.淮河治理的目标:通过治理水土流失、对病险水库、河堤进行除险加固和疏通河道等措施,提高淮河流域各地区的防洪标准,改善航运条件,提高供水保证率。
2.淮河多水灾的原因:一是支流多;二是落差小;三是河道弯曲狭窄;四是湖泊淤积;五是暴雨频繁。
问题探究1.建设“三北”防护林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提示:历史上,“三北”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制约。为恢复和保护“三北”地区的生态环境,防治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和干旱灾害,改善该地区的经济状况,国家决定在“三北”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工程。
2.历史上,人们在湖区修建民垸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危害?
提示:历史上,由于人口增加而耕地不足,为解决耕地问题,人们在湖区筑堤圈地,造田耕种,形成一个个居民点。民垸占据湖区,使得湖泊的蓄水量减少,调节河流径流量的能力减弱,下游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的几率增加。
3新课堂·互动探究
要点一 长江防洪体系建设工程
1.1998年后长江的综合治理重大决策 具体措施 整治成果 灾后重建 平垸行洪、退耕还湖、移民建镇 使长期居住在长江两岸低洼地带、饱受洪患之苦的人民迁移到了安全地带;湖泊面积扩大 整治江湖 封山育林,退田还湖,修筑大坝 支流相继得到治理;干流堤防基本达标;湖泊面积扩大 兴修水利 兴修三峡水库 减轻了中下游地区洪水的威胁
2.长江上游的整治措施
措施 成效 退耕还林、封山育林 全面改善了长江源头的生态环境状况,有效遏制了长江上游不断加剧的水土流失 三峡工程 治理开发长江,防范长江洪水
特别提醒
图示法理解长江防洪体系建设工程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中下游部分省市分布图。
材料二 洞庭湖年输沙量和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的演变(资料来源:长江水利网)。
表1 洞庭湖年输沙量
年输沙量(108 m3) 占入湖总沙量(%) 长江来沙 1.094 82.0 四水来沙 0.241 18.0 入湖总沙量 1.335 100 出湖总沙量 0.351 26.3 湖内沉积量 0.984 73.7 注:四水指流入洞庭湖的湘江、资水、沅江、澧水四条水系。
表2 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的演变
1949 1958 1974 1977 1984 湖泊面积(km2) 4 350 3 141 2 820 2 740 2 691 湖泊容积(108 m3) 293 228 188 178 174 (1)长江在A河段被称为________,
该河段的河道特征?
请解释该河道特点形成的原因?
荆江
河道弯曲,有“九曲回肠”之称;部分河段形成地上河
长江在流经该地区时,由于地势低平,水流变缓,流速降低,排水不畅,携带的泥沙沉积(流水沉积),为了防止洪涝灾害,人们不断加固堤坝,久而久之形成地上河。
(2)为什么长江带给洞庭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懂得爱:在亲密关系中成长》读书笔记.docx VIP
- 上海市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虚词简表.pdf VIP
- 广西盐业公司的招聘试卷.pdf VIP
- 2025《民营经济促进法》解读课件PPT.pptx
- Haier海尔空调KFRd-120LW 7YAF81 KFRd-120LW 5YAF82 KFR-12ity 5YAF82用户手册.pdf
- 雪铁龙维修 手册 图DS_5LS_Owner_Book_ZH.pdf VIP
- 烟风煤支吊架设计手册-新版.pdf VIP
- 长期卧床鼻饲患者的护理ppt.pptx VIP
- 教学能力大赛教案--智慧工厂的安全策略之VLAN的划分.docx VIP
- GB 6246-2011 消防水带标准规范‘’.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