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中考语文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海中考语文试题

临海中考语文试题 篇一:泰州市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泰州市二○一一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 分钟满分:150 分) 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 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mèili 2A.意见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B.近五六年来,我国青少年的幸福观呈现出向现实性、生活性倾斜的特点。 C.贾平凹历时4 年创作的小说“古炉”出版发行,该作品延续了其乡土文学的创作风格。 D.诺贝尔奖得主埃尔温·内尔感慨地说:“中国医药城,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意识的地方!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 A.通过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B.在经典诵读比赛的舞台上,动情的朗诵和变幻的舞台背景让人目不暇接。 C.王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课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D.这个学校的共青团员,决心响应团委人人为“希望工程”献爱心。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 分,一 每题1 分,一 每题2 分) ,下自成蹊。 ,蜡炬成灰泪始干。 受任于败军之际, 。 待到山花烂漫时, 。 《钱塘湖春行》中通过植物的变化描写早春景象的句子是: , 。 思乡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主题之一,请你写出古诗词中表达这种感情的句子(连续两句)。 5.名著阅读。(6 分) 英国作家江奈生? 斯威夫特所(转 载于:wWw.xLTkwj.cOM 小 龙 文档网:临海中考语文试题)写的《》 一书,描述了主人公先后游历、大人国、飞岛国、慧骃国等国的情形,曲折地表达了对18 世纪英社会现实的讽刺。(2 分) 下面是《 西游记》 中四位取经人物的画像,分别由代表各自名号的汉字组合而成。仔细观察后,完成以下两小题:( 4 分) 简要概括小说中“D” ,这个人物由“天将”成为取经人的过程。(2 分) 有人认为“D”,在取经途中是一位多余的人物,你不赞同这种看法,理由是:(2 分)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 分) 班级开展“我爱汉字”的主题活动,你一直参与其中: 【课内学习】某同学的“趣解”汉字给了大家很多启发,也请你参照示例,“趣解”第5题人物画像中的任意一个汉字。(3 分,不要求句式一致) 【示例】 梦:林间有夕阳,如画一样的美丽风景。 汉字:趣解:【课外实践】在某商店门口看到“特效纹香,10元1合”的促销广告后,老师要求你纠正其中的两个错别字,并结合“汉字专题”中有关形声字的知识,说明修改理由。(5 分) “纹”改为 ,理由: “合”改为 ,理由: 二、阅读理解(共60 分) (一)阅读杜甫的《不见》 一诗,完成第7 题。(6 分) 不见李生久,徉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 世人:指统治集团中的人。 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 7.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的诗句有:,(1 分) 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诗中李白的形象。(3 分) 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 分) (二)阅读刘向的《苏秦之楚》 一文,完成8 一11题。(14 分) 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贵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寡人闻命矣。? 【注】苏秦:战国时著名策士。曾:竟然。谒者:古代掌管进见的人(国君的近臣)。 因:依靠。 就舍:回到馆舍。 闻命:敬辞,指明白对方的意思。(选自《 战国策》 )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三日乃得见乎王( )不远千里而临寡人( ) ..愿闻其说( ) .今令臣食玉炊桂( ) .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例句:苏秦之楚 A.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狼》)B.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C.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9.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 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 译文: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判论战》) 译文: 11.试说说文中苏秦和楚王的言行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2 分) (

文档评论(0)

1045141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