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梁启超的宪政思想-学位论文.docVIP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梁启超的宪政思想-学位论文

Abstract Constitutional Thought of Liang,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our century has deep constitutional significance. After the middle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gradually introduced into China of Western legal thought. Liang enthusiastically promote and advocate the rule of law in Western Marxism. And the Constitution, Congress is based, an independent judiciary as the fundamental building into their ideal of rule of law building. Liang pointed out that the rule of law, we must first develop a sound constitutional premise that the rule of law, with the constitution does not mean the rule of law, the key is enforcement of the Constitution. This paper will Liang Constitutional Thought background and develop the research of specific constitutional thinking Liang. Liang constitutional form of government from thinking about the choice of the spirit of the Constitution, on freedom, rights and autonomy and on the parliamentary system and electoral system of the Constitutional Thought of the advanced nature of the Liang and Liang excavated constitutional theory to modern co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a Inspiration. Key words:Constitutional thought;Advanced; Inspiration 试论梁启超的宪政思想 随着时代的变化,梁启超的宪政思想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先后提出了君主立宪制、开明专制、民主共和等主张。但在梁启超多变的宪政主张中始终有一个不变的核心,即中国要实现宪政,而且要在保持国家、社会的稳定中逐步地、渐进地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这是梁启超宪政思想的核心内容。本文对梁启超宪政思想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回顾,详细探析梁启超宪政思想的渊源以及特点,探讨梁启超宪政思想由激进到温和的原因。 梁启超宪政思想的历史发展 梁启超一生中对宪政的追求是曲折的,从萌芽到思想激进时期再到思想缓和时期都体现了梁启超对宪政的思考。下文将阐述梁启超宪政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并分析梁启超宪政思想在演变过程中的重要原因。 (一)梁启超宪政思想的产生背景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汉族,广东新会人。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代著名家他的一生,经历了晚清与民国两个时期;他的业绩,包了政治和学术两个方面。 191860年郭崇焘就指出:“夷人之变,为旷古所未有。”李鸿章在一次上折时也说:“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东北,闯入中国边境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之所未通,无不款关求互市——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梁启超便出生和成长在这个千年的变局时期。 19世纪60年代,中国国情起了急剧的变化。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及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得封建王朝的生存根基发生了动摇。这时开始出现了洋务派,虽然洋务运动在主观上是为了挽救封建统治的崩溃,但在客观上一方面建成了中国近代的第一批军用和民用工业,同时使得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得以成长,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是王韬、郑观应、薛福成等。他们虽然提出了很多近代法律制度的主张,如在国家制度上了提出设议院,实行君民共主等设想,但总的来说,他们的很多政治与法律主张,只是一

文档评论(0)

店小二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包含各种材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