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人工林对紫茎泽兰入侵种群的阻滞效应及其可能机制要点.pptVIP

桉树人工林对紫茎泽兰入侵种群的阻滞效应及其可能机制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桉树人工林对紫茎泽兰入侵种群的阻滞效应及其可能机制要点

* * * * * 桉树人工林对紫茎泽兰入侵种群的阻滞效应及其可能机制 Blocking Effects of Eucalyptus Plantation on invasive Ageratina adenophora Population and its Possible mechanism 1. Introduction 2. Materials and methods 3. Results and analysis 4. Conclusions and discussions Outline 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是一种世界性的恶性杂草,其繁殖力强,传播速度快。该物种于上世纪40年代由缅甸传入中国云南,现已扩散到中国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西藏以及台湾省(李振宇和解焱, 2002),并且仍以每年20km的速度向东、北方向扩散(Wang Wang, 2006)。紫茎泽兰入侵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导致入侵地土壤质量退化(吴天马等, 2007)和生物多样性下降(刘志磊等, 2006; Yu et al, 2005),也给社会经济造成重大损失(Xu et al, 2006)。 1. Introduction 目前,紫茎泽兰的防除主要采用物理防除、化学防除、生物防除等技术手段。但是,这些技术手段均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紫茎泽兰(Wan et al, 2010)。因而,在很多国家和地区,紫茎泽兰的入侵和扩散呈现“所向披靡”之势。 近年,笔者在中国云南诸多林区(如昆明、楚雄、普洱等)调查发现,即使在本地植物稀少的桉树(Eucalyptus spp.)人工林地,入侵植物紫茎泽兰也能广泛蔓延,从而出现一种新生生态学现象,即桉树-紫茎泽兰复合系统(Yu et al, 2013)。此外,笔者近期也观察到另外一种现象,即在桉树-紫茎泽兰复合系统以内,有一定数量的紫茎泽兰植株死亡,而在该复合系统以外,死亡的紫茎泽兰植株极其罕见(黄新会等,2014)。 1. Introduction 以往有研究证实,桉属植物、紫茎泽兰的某些化学成分显示一定的生物活性。基于此,笔者选择从群落生态学、种群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等不同角度系统研究桉树-紫茎泽兰复合系统的形成机理及其生态效应。本文主要介绍桉树人工林对紫茎泽兰入侵种群的阻滞效应及其可能机制。以期对紫茎泽兰的有效预防和控制等提供理论依据。 2.1野外植物调查实验 旨在掌握自然条件下桉树人工林对紫茎泽兰个体存活和种群扩散的阻滞效应及其规律。 2. Materials and methods 2.1.1调查区域概况 调查区域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东三环以外的山坡上,其地理坐标为:北纬25°06′76″,东经102°76′51″,海拔为1920m左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季节分明,5月中旬至10月中旬为雨季,10月下旬至次年5月上旬为旱季,年均气温16℃,年降雨量850-950mm。主要土壤类型为红壤,主要植被为紫茎泽兰入侵的蓝桉(E. globulus)人工林。 2.1.2 调查实验方法 2. Materials and methods 1)调查实验设计 在研究区内选取一块蓝桉人工林作为调查样地,样地呈东西走向,形状长方形,面积约20m×30m。在样地中沿样地走向取3条平行样带,分别标记为T1、T2、T3,每条样带长约30m、宽2米,相邻样带之间间隔5m;沿每条样带走向各取5个2m×2m的样方(同一样带上的相邻样方间隔4m);再把每个样方均匀划分为4个1m×1m的样格(图1)。在每个样方中任意选择一组对角样格开展紫茎泽兰相关生物学指标调查。 2)调查统计指标 ①植株密度;②植株高度;③生物量。 2.2室内生物模拟实验 旨在测定人工模拟条件下桉属植物的主要化学成分对紫茎泽兰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生物活性 2. Materials and methods 2.2.1实验材料采集与处理 1)实验供体及其来源 桉树化学成分:1,8-桉叶油素(C10H18O)、α-蒎烯(C10H16)、α-松油醇(C10H18O)、柠檬烯(C10H16)、龙脑(C10H17OH) 2)化学物质溶液的配制 高浓度(25mg·L-1)、中浓度(5mg·L-1)、低浓度(1mg·L-1) 3)实验受体采集与预处理 2.2.2生物模拟实验布设 1)种子萌发模拟实验 2)幼苗生长模拟实验 2.2.3指标及计算方法 1)萌生指标。包括受体种子的发芽率(GR)、发芽指数(GI),以及受体幼苗的的胚根长度和胚轴长度。 2)化感指数。包括单一指标化感指数(RI)与多指标综合化感指数(SI)。 RI计算公式:RI =1- C/T(T≥C)或 AI= T/C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