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物理必备知识要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中考物理必备知识要点

2016年中考物理必背知识点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包括声音和超声波及次声波,声音是指人耳能听到的声】 1.(1)声音的产生: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3)声速:声速大小与介质种类有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在15℃的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m/s。 2、声音三特性及决定因素:(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①男高音、女低音;②管乐器按压不同的孔,改变空气柱长短;③弦乐器按压不同位置,改变弦的长短.等都指的是音调】 蝙蝠夜间飞行就是靠超声波,而发生海啸、地震时会发出次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都听不到。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振幅越大,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①成语“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歌声嘹亮”、“震耳欲聋”;②打击乐器时,改变力的大小,用力越大,响度越大;③调整收音机、手机、音响的音量.等都指的是改变响度】。 (3)音色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时,音色是不同的【①闻其声知其人;②模仿别人声音;③辨别不同乐器演奏.】 3.声的利用:(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例如:超声波:倒车雷达、B超,次声波:探测地震、海啸、核爆炸(2)声音可以递能量,例如:超声波:清洗物体、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二.光现象 1.光源: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均是光源,月亮“不是”光源. 2.(1)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同种均匀介质。若是同种介质但不均匀,光的直线传播路径将发生弯曲。例如:我们看到早晨刚刚升起的太阳时,其实真实的太阳还在地平线一下,这就是太阳光在穿过不均匀的大气层时发生了折射的缘故。 (2)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小孔成像、日食和月食、激光准直等。 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中的光速为3×108 m/s、 3.光的反射定律:主要的现象有:平面镜成像、倒影、及能看到的本身不发光的物体,例如能看到黑板上的字。 5、平面镜成像特点:①像与物等大②平面镜成像为虚像③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因此物近像也近。④像与物的对应点的连线到镜面的距离垂直应用:穿衣镜、潜望镜,光导纤维等. 6、光的折射规律: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 ③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界面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 入射角变大折射角也变大。 生活中的折射的例子:水杯中筷子看起来折断了、池水变浅、叉鱼时应叉到鱼位置的下方、海市蜃楼等。 7、看不见的光:红外线(遥控、红外线夜视仪)。紫外线:验钞机、灭菌灯等. 8. 实像与虚像(1)实像:光屏能承接到所成的像,且物与像在透镜的两侧.(2)虚像:光屏不能承接到所成的像,且物与像在透镜的同侧侧.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对光有发散作用。 10、近视眼矫正应佩带凹透镜,远视眼矫正应佩带凸透镜 11、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以记为:二倍焦距分大小,一倍焦距分虚实,物近透镜像大远,实像与物异侧倒,虚像与物同侧正。即u=2f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u=f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在一倍焦距以外成实像时,物体越靠近透镜,所成的像就越大,像离透镜越远。 1. 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而且像物分处在透镜两侧;生活中具体应用是照相机。 2.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而且像物分处在透镜的两侧;生活中具体应用为幻灯机。 3. 时,初中不讨论此时的像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而且像物处于透镜的同侧;生活中具体应用为放大镜。 三.物态变化 1.温度计的原理:是利用测温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工作的。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生活中常见的熔化现象有冰雪化成水、用冰袋给发烧病人降温、等。 (1)晶体在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常见的晶体有:海波、冰、石英、水晶和金属等。 (2)晶体熔化的条件是:①温度,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熔化过程中固液共存。 (3)常见的非晶体物质有:松香、石蜡、玻璃、沥青等。 (2)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时要放出热量。凝固现象有水结冰、铁水浇铸成铁锭等。同种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是相同的。 (3)晶体和非晶体熔化与凝固时温度—时间图像对比: A:晶体熔化图像;B:晶体凝固图像; C:非晶体熔化图像;D:非晶体凝固图像。 3、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常见现象地面洒水不见了(可利用这种方法降温),酒精蒸发等。 ②汽化的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 ③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④沸腾的条件:⑴温度达到沸点。⑵ 继续吸热。沸腾的特点:不断吸热,温度不变 ⑤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