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模块3-单元10-课时1考点二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播要点
1、文化交流的意义: ⑴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进各国对我国文化的了解,提升我国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⑵有利于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⑶有利于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加强交流、借鉴融合,促进中华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⑷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发展。 ⑸有利于增进各国人民的情谊,加强各国人们的相互了解,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构建和谐世界。 * 第*页 2017版高三一轮政治教学实用课件 结束放映 返回目录 第*页 2017版高三一轮物理教学实用课件 结束放映 返回目录 第*页 2017版高三一轮物理教学实用课件 结束放映 返回目录 第*页 2017版高三一轮物理教学实用课件 结束放映 返回目录 第*页 2017版高三一轮物理教学实用课件 结束放映 返回目录 第*页 2017版高三一轮物理教学实用课件 结束放映 返回目录 第*页 2017版高三一轮物理教学实用课件 结束放映 返回目录 2.文化交流与文化传播 1.考点精讲 2.易错剖析 3.命题探究 4.视野拓展 课时1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考点精讲 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 1、文化传播含义: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 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 2、文化传播的途径 主要途径: (1)商业活动 (2)人口迁徙 (3)教育 丝绸之路 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考点精讲 二、文化传播的媒介:传媒 1、传媒及其发展 (1)传媒:即传播媒介。 传媒的发展阶段 口语 文字 印刷 电子 网络 大众传媒 新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2)发展阶段: 考点精讲 (1)大众传媒出现的标志—— (2)大众传媒的形式—— (3)大众传媒的作用—— (4)大众传媒的地位—— 2、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 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考点精讲 渠道多、方法灵,意义丰富、反馈及时 可信度高、传播面广泛 使人们对信息的理解更生动、形象和真实 全球性、互动性、主动性 内容丰富,富有娱乐性、情感性、艺术性、哲理性 是文字、图像、声音的完美结合 手机短信 电子读物 电视 互联网 人际传播 报纸、杂志、书 传播媒介 特 点 现代大众传媒特点比较: 考点精讲 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考点精讲 2、如何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与传播? ⑴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⑵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⑶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4)利用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考点精讲 2. 易错剖析 易错剖析 没有正确理解文化交流、借鉴 (2013·山东文综·T22)16世纪意大利生产的一件青花瓷壶,壶柄类似中国瓷的器型,纹饰颇似中国的缠枝莲,而细部又表现出欧洲纹饰的特点。有专家评价说,这是“由进口中国青花瓷而得到的灵感”。由此可见 ( ) 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②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④文化交流消融了世界文化多样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设计陷阱:通常的设陷方式是认为文化交流使不同国家的文化趋同,消融了世界文化多样性 2.应对策略:文化交流的过程是不同国家的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过程,不会使文化趋同,不是消融了世界文化多样性,而是有利于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 3.典例剖析:就本题而言,文化交流有利于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④表述错误 易错剖析 对应训练: (2015·江苏卷,21)旗袍,源自满族旗人的长袍,后融合了旗袍马甲和文明新装的特点,并结合了西式裙装的配伍形式,被视为20世纪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和中西交融的设计典范。材料表明( ) ①各民族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 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 ③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 ④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多样化、中华文化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