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伊犁河畔的俄罗斯族人.doc
伊犁河畔的俄罗斯族人
俄罗斯移民虽迁入较晚,但其文化影响十分广泛深刻。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俄罗斯文化风靡伊犁。
“伊犁河啊,你的面庞明如镜,你的身姿美如仙,比世界上最美的多瑙河还要美……”
特殊的历史和地理原因,一些俄罗斯人很早以前就来到了伊犁,组成了新疆13个主体民族之一――俄罗斯族。
走在伊宁市街头,时不时会有金发碧眼的俄罗斯族人和你擦肩而过,又渐去渐远。
他们是谁?他们在做些什么?他们有什么样的故事和经历,值得我们了解或惊叹、唏嘘或赞美?
历史往昔
俄罗斯族是最后一个移居伊犁的外来民族。据伊犁文史研究专家赖洪波考证,俄罗斯族人从16世纪逐步东进,进入中亚,至19世纪70年代,伊犁河谷已有3.5万人。
不管过去还是现在,伊犁俄罗斯族人的数量在中国都是最多的。俄罗斯人散居在伊犁州直、塔城、阿勒泰,其中伊犁河谷最多。上世纪60年代,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返回了俄罗斯,后来又有一些人陆续迁往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据了解,目前,全疆有俄罗斯人800余人,在伊犁的有650多人。
在历史上,俄罗斯族人大规模迁入伊犁有两次。先是清咸丰元年(1851年)《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签订后翌年,沙俄首任领事扎哈罗夫驻伊犁惠远城。惠远城西门外建有住房及俄商贸易圈,当年有13队俄国商贩来伊犁开展贸易,贩来的货物有喀拉洋布等,后来有86个俄商留在了伊犁。这是俄罗斯族人来伊犁居住最早的记录,但这―时期俄罗斯族人还未形成移民。
1871年,沙俄侵占伊犁后,俄罗斯族人开始移居伊犁。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大批的白军将领被赶到了中亚,有一些人就进入了新疆境内的伊犁。据民国28年(1939年)伊犁区行政长官公署的统计,伊犁区有俄罗斯人9008人,约占地区总人口的2%,仅次于维吾尔、哈萨克、汉、回族,居第5位。
俄罗斯族人当时多数居住在伊犁城镇近郊或水草丰美的地方,如伊宁市的艾林巴克,尼勒克县的乌宗布拉克、则库,新源县的阿拉托别,巩留县的莫乎尔、吉尔格朗,昭苏县的阿克达拉,霍城县的大西沟、芦草沟、果子沟,伊宁县的吉里于孜、托乎拉克等地。
俄罗斯移民虽迁入较晚,但其文化影响十分广泛深刻。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俄罗斯文化风靡伊犁。伊犁上岁数的老人都清楚地记得,当时俄语作为通用语言之一,被当地各民族居民广泛使用,在汉语中也引入了大量的俄语借词;俄国商品、俄文书籍、俄语电影随处可见;街上跑着俄式四轮马车,俄式建筑是伊宁市特别的风景,就连各机关会计使用的也是十进位的俄式算盘。不少俄罗斯族人在政府任要职,就连伊犁军区司令和市公安局长也是俄罗斯人。
俄罗斯族人性格热情奔放,入夜,他们就拉起手风琴、弹起吉他,又跳又唱,原伊犁军区俱乐部有个大舞台,可容纳1万人,俄罗斯族人经常在这里举办各种演出活动。
勤劳快乐
当年,这群手捧圣母玛莉亚像,穿着西装裙子的“白俄”来到伊犁时,几乎一无所有。
但是,俄罗斯族人的勤劳和智慧使他们很快走出了困境。解放前,居住在城镇的俄罗斯族人大多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有的还兼营农业。有些人专门经营园艺,饲养家畜、养蜂等。在农村的俄罗斯族人,大多是数十户聚居在一起,独自成为一个村落。他们在伊犁河、特克斯河两岸垦荒种地,在接近牧区的地方,从事畜牧业生产。
1933年,亚历山大?扎祖林的爷爷来到伊犁,后来,他的父亲出生在新源县,母亲出生在巩留县。亚历山大?扎祖林的父母共生了16个孩子,亚历山大是老四,他的父母早上开荒种土豆,晚上拉手风琴、跳舞,在辛苦中养大了这些孩子。
如今,46岁的亚历山大?扎祖林开着手风琴修理铺,凭着精湛的手艺养活一家人。
亚历山大?扎祖林虽然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但对音乐却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敏感和悟性,他的手风琴演奏水平使专业的手风琴演奏家都感到惊异。在大大小小的活动中,只要他的手风琴一响,气氛马上就会活跃起来。
在伊宁市阿合买提江路边的那间8平方米左右的铺子里,可以看到铺架上密密地摆放着150多架手风琴,前苏联、意大利、波兰、奥地利……18世纪初到现在,不同年代的各国手风琴都有,简直就是一个小小的手风琴展览馆。
亚历山大?扎祖林告诉我,小时候,家里子女多,生活很困难,父亲买了个旧手风琴,干完一天的活儿后,晚上就拉手风琴娱乐。亚历山大太小,父亲怕他把手风琴折腾坏了,拉完后就把琴锁起来,不让亚历山大碰。看着3个哥哥跟着父亲学拉琴,他急得直跳。
不让学,他就偷偷地学,看哥哥拉琴时,不懂就问,默记在心。父亲拉过的曲子他听几遍就能记住,仅仅学一个星期就赶上哥哥们学三四个月的水平,父亲发现后又惊又喜,再也不锁琴了。
但是,家里的琴毕竟难得摸上一次,为了拉上心爱的手风琴,他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