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促进群众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之我见.doc
促进群众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之我见
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键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素质,这是一项宏大的工程。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开展的精神文明建设使群众的文化素质取得明显的提高。然而要再上新台阶,要求各方面工作更深入广泛而扎实地开展。
一、更新观念,促进群众文化和精品文化相互补充
无论是群众文化还是精品文化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都是树立形象,拓展影响的有效途径,也是重要的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精品文化是文化发展的导向,其对人们的影响是震撼人心并耐人寻味的,一旦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共鸣,就会产生无穷的力量。而且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群众文化是人们能直接参与,并积极配合、乐于奉献的。在国家花巨资实施精品战略的同时,更应该看到群众文化在人民大众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我国现阶段,既不能缺少精品文化,更不能放松群众文化。精品文化只有扎根于群众文化基础之上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群众文化只有不断吸取精品文化的精髓才能不断提高其品位。
二、深化改革,练好群众文化管理队伍的内功
以文化体制改革为重点和突破口,通过改革艺术生产经费投入方式和分配制度,营造有利于“出人才,出精品,出效益”的氛围,通过实行公开招聘与责任制,引进和调整文化管理队伍,树立既有全面的专业素质又具有管理能力新型人才标准。与此同时对所有群文干部进行必要的培训,掌握新技能,更新观念。制定一系列鼓励各种人才而出的文化政策,在活动中发现人才、选拔人才、培养人才。另外要加快艺术院校“群文专业”的设置与人才的培养,以解决群文队伍青黄不接的现状。
三、抓住机遇,增强群众文化事业的造血功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群众文化作为单纯的公益性、福利性的事业,已显然不能适应群文事业的发展。现在群文队伍人才流失,群文萎缩,经费严重匮乏的现实已告诉我们,必须形成群文事业产业化的新观念。这要求我们从单纯的服务型向经营服务型转变,从单一功能向有偿服务和文化经营方向转变,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一方面对社会普遍涌起的文化热潮积极扶持、鼓励,利用群众文化的优势,发挥广告、宣传效应,提高知名度。另一方面要主动出击,登门服务,同各部门、各企业广交朋友,建立深层联系,及时了解动态。通过有偿服务,既可促进社会的发展,也可以增加自身的收入。群众文化火热起来,就使得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另外利用群文队伍的人才优势,开办各种培训班和少儿业余学校,这既可为群众文化事业培养后备军。还可以根据社会需要举办如美术、装潢、公关、器乐、声乐、健美等方面的人才培训班。形式上可以采取独立办,也可以联合办,这就要求我们改变等、靠、要的旧观念,要主动、开拓、灵活。
四、根植沃土,突出群众文化的广泛性和乡土性
群众文化的活力和市场在群众中,群文工作开展得如何就看是否我们的工作面对是广大的人民,我们舞台的主角是否是群众。要求我们要以深厚的情感、坚韧的精神和务实的作风,真正开展人民群众想参加的、能做到的、急需的活动。把群众文化的“舞台”搭在群众的家门口。扎扎实实地把文化下乡每一项活动做到实处,切不可走过场。文化下乡被誉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我们对送文化下乡的内容有具体要求:首先要结合当地实际,满足需要,送去的文化要与农民 的生活和精神要求结合起来,让农民真正得到享受的同时,还要受到教育,有所收获。其次,文化下乡要真正到边远、贫困的地区,那些地区农民更需要群众文化的滋养。再次,面向社会多方协作,采取文化、科技、企业联合送文化下乡。
五、关注校园,培养群众文化队伍的后备力量
实践中,我们发现在许多重大的群文活动中,活跃的起骨干作用的大多数是在学校期间就崭露头角的好苗子。这些骨干分子广泛分布于群众之中,他们对群文工作的促进作用不可低估,也正是在广大群众中有这么一批骨干,我们的群文工作才得以顺利有效地开展。事实上,如果一个单位或一个地区,这样的骨干越多,那个单位或地区的群文工作开展得肯定好。所以我们就有意识在这些骨干在校期间和他们联系,为他们重点辅导,为他们施展才能提供机会,并和他们经常保持联系,配合学校的重点培养,尽快让他们成长起来通过这些骨干的影响来带动和帮助广大群众,形成工作的合力。
新时代赋予群众文化事业以新的内容、新的要求,对如何促进群众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广大群文工作者不懈地努力、不断地创新、大胆地探索。走出一条适应知识和经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扩大文化实力、繁荣群众文化的新路子。
责任编辑 李红梅
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