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再论《清明上河图》.doc
再论《清明上河图》
2002年笔者发表《清明上河图千古奇冤》一文,揭示国宝1972年故宫误删卷首的一头母驴,又因历代伪作影响把画意读反,判画尾残缺,1994年11月故宫接收了《补全卷》,狗尾续貂。错误的删续严重亵渎了国宝。我文得到海内外媒体、学界的支持。经近十年的辨析,国宝描写清明节祭扫己得到共识。该画面完整不需再续,包括故宫人已基本认同,但错误的《补全卷》至今尚未废止。而误删的母驴之身,故宫仍未复还原貌,国宝仍开着天窗。笼罩在国宝上的迷雾至今尚未彻底扫除,为此,再作以下论述。
关于误删
1973年以前的国宝首段:一队扫墓归来的前导是一披斗篷骑公驴的女人(下边去祭扫的女人披斗篷骑驴,男人赶驴在后)在村外那公驴闻到发情气味即嘶叫,待入街口见到老者牵的发情母驴即狂奔扑向那母驴,其女人被掀翻在地(图像早年已被刮,仅留布状物)。所以男人追赶,旁人呐喊救援。那母驴则大张嘴、背耳、弓腰、夹尾拼命挣向那公驴(母驴发情与公驴相遇时特有体状)。此时前方不远的铺下一头有后揪棍的公驴(后戟棍是驴驮物独有的套具,骡马皆无)也刨跳嘶叫起来,欲挣断缰绳,跑过来充当第三者。如三驴奔到一起踢跳撕咬,那老者和他身前的幼孙将有性命之危。所以老者一手狠拽缰绳,一手忙招小孩避闪。周围人都关注此惊险场面。实乃清明祭扫的生花妙笔。
而按当时的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负责揭裱此画的杨伯达先生称:“一队扫墓人归来后匆匆返回的轿骑,其前导一马突然发情狂奔,在此惊险关头,一老翁赶忙抽身,欲抱蹒跚学步的幼孙,原在老翁背后木柱之旁残缺一大片,原绢已失,至明末清初揭裱时补绢余画一尖嘴立牛,正在张嘴嘶叫,殊碍原画意境,故一九七三年新裱时揭下。”据此:
(1)从画意上看,如按杨先生的意思是把公驴判为马,把母驴判为尖嘴立牛,两马发情中间多余的画了一头“尖嘴立牛”,确实殊碍画意。相反,如果把马读成公驴,把“尖嘴立牛”读成发情母驴,则是两异性驴相遇,嘶咬踢跳,人命关天形神毕肖的生花妙笔。显然,因故宫没有读懂画意才“殊碍原画意境”,才以补绢补错了画面为由删下母驴之身,成了读不懂的残画。假如当时读出两异性驴相遇的生花妙笔,即便是补绢也不会删了,因为故宫藏的古画大部有补绢。
(2)按杨先生之意,删下这块小绢是伪的,上边画的母驴之身、瓦房一角、大车和一段土墙自然也都是伪的。可是,故宫删后却又把那瓦房一角和土墙补画在原处了,而独母驴之身和大车没补画。我们不禁要问,难道这块小小绢面上的笔墨还有真伪之分?
(3)从笔墨上看,删下的画面和周围相连的驴头和身子、瓦房的瓦和瓦沟、两个一笔画的车辕子的笔墨、技法、气韵是相通的。如果是后人补画绝不能相通。正如故宫删后补画的瓦房一角,一看便知是浮在上面的新墨。诚然,大师当年创作如此恢宏巨制,不可能一挥而就,在画此特写画面时可能有改动之痕,但其绢上的笔墨气韵是与全画相通的,绝不是他人所补,而是张择端一人手笔。
(4)从绢质上看。经中国纺织科学院在四百倍放大镜下对全画和删下绢的天然片检测:“看不出两张天然片中绢织物形态效果有区别。此外在残片中,位于瓦房上方可看到有一块表面较清晰绢纹,已无附着物,似是刮痕。”证明这删下绢与全画质地相同,并且上面的这片刮痕正是扫墓归来前导早年被刮的那头公驴处,也正是杨伯达先生所称的,“老翁背后木柱之旁残缺一大片”。试想,如果是后世补绢,这小小的绢面上能带刮痕吗?相反,张择端自己不会刮画面,此刮痕必为后世所为,反证这块绢就是张择端的原作。(附检测报告)
(5)文物修复的规矩。绢寿百年,纸寿千年。故宫藏的千年绢画多有断带、残缺、补绢,这些都是先人们为保全将要残坏的画面依原迹所补。尽管它们不是原作,但也是文物不可或缺的部分,不论是驴是马是牛,还是树叉子,今天绝不允许随意动手删除,破坏文物的信息。实践就是铁证,正是前人错误地刮除了第一头公驴,造成三缺一,才引起故宫1973年读不懂,进而再删除母驴之身,造成三缺二,成了读不懂的残画。
(6)按明伪本脉络所画的《清院本清明上河图》,在画首二百九十厘米处,有一骑乘的公驴竖耳、撅尾、狂奔嘶叫扑向一母驴,那母驴则踢跳奔脱,遂将主人掀翻,头朝下栽下来,周围人呐喊救援。前文已述原作首段是骑公驴的人被掀翻在地,母驴拼命的趋向公驴。《清院本》是母驴不配合,踢跳奔脱,骑者被掀翻。虽这具体细节与原作不尽一致,但这一罕见情节与原作1973年删除前的画面是如此之相近,证明清宫画家们虽未见到原作,但得到了原作的确切信息,否则绝画不出这相似的画面来。说明白明中期明伪本问世至清乾隆初二百余年的流传,原作的情节和明伪本的区别世人越来越清楚了,清人虽以明伪本为范本,但摒弃其之错,又以清时名物蒙着画了一幅似是而非的伪画。然而,这公母驴相遇的惊险画面铁证1973年以前画面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