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突尼斯任教.doc
在突尼斯任教
蔚蓝色的地中海,碧波荡漾,海鸥在天空翱翔,来来往往的船只连绵不断,一派海上运输繁忙的景象。地中海南岸,有一个面积不大的国家―――突尼斯,扼东西地中海之间的海上交通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隔突尼斯海峡与意大利西西里岛遥遥相望,天气晴朗时,站在突尼斯的阿达尔角,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对面的海岸。
突尼斯是个风景美丽,气候宜人,古迹遍地,政治稳定,殷实舒适的阿拉伯地中海国家。
我曾受中国教育部委派,前往突尼斯迦太基11?7大学高等语言学院汉语专业任教。
第一位懂阿拉伯语的中国教师
高等语言学院原名布尔吉巴应用语言学院,是一所培训外语人才的高等院校。该院建于1946年,1991年设立分校,1999年5月分校独立建校,称为突尼斯高等语言学院。学院现有4个本科系和1个研究生、进修生系。2001-2002学年全校学生4831名,教师120余名。
该院1977-78学年开设汉语作为第二外语,供学生选修。1998-99学年设立汉语本科专业,学制4年。现在汉语专业四个年级的学生总数120名,2002年7月,第一届汉语本科专业的学生毕业。这是非洲大陆和阿拉伯地区第二个汉语本科专业点。
突尼斯曾沦为法国的保护国,直到1956年取得独立。但法国的影响仍然很大,特别在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突尼斯小学从3年级开始,法语与阿拉伯语齐头并进,虽然最近政府提倡“阿拉伯化”的民族语言教育,法语课时有所减少,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家长,还是愿意把孩子送到私立小学,以便多学一点法语。突尼斯街道的路牌、单位的名牌,多以阿、法两种文字书写,个别地方使用其中一种文字。学院贴出的通知有时用阿拉伯语,有时用法语,试卷封面除阿拉伯语系外,其余各系均用法语,学生证用阿语书写,学生之间谈话法语、阿语均有,基于上述的原因,加之国内懂阿语的汉语师资较少,该学院自1977年聘请中国教师来突任教以来,中国教育部门一直派遣懂法语的教师来突任教,20余年形成惯例。
2000-2001学年开始,该系首次开设高年级专业课,讲授中国文化、中国文学、中国经贸和阿汉翻译等课程,从中方聘任的教师也由2名增至4名,经突尼斯校方同意,我便成为该院开设汉语专业20多年以来,聘请的第一位懂阿拉伯语的中国教师。
突尼斯人好像认为所有外国人都懂法语,所以路上见面,无论东方人还是西方人一律用法语打招呼,购物、办事等,也先用法语,当你用阿拉伯语回答时,他们感到非常奇怪,想不到一个外国人居然还能说阿拉伯语。兴奋之余,便用阿拉伯语与你侃起来,特别是年纪较大的人,会说阿语无形中拉近了距离,感情倍感亲切,有时还让你写几句阿语,考考你除了会说,是否还会写字,当看到你会说又会写时,更为惊奇。无论如何,这是突尼斯人的母语,更何况绝大多数突尼斯人在家庭成员之间还是讲阿拉伯语,同学、同事交往多数也是用阿拉伯语。多次到银行或政府机关办事时,“说阿拉伯语”会成为某种通行证,办事的效率便可加快一点。我们到纳伯勒市去旅游,下火车后向警察问路,警察听到你讲阿语时,非常高兴,除表示欢迎外,还详详细细告诉你所问路线,连本市的主要旅游景点也给你介绍。
学院的老师和行政管理人员得知我是懂阿拉伯语的中国教师时,便亲切地与我谈起中国古老悠久的文化和历史、毛泽东、周恩来、“文化大革命”、人口、计划生育、经济发展、对以巴冲突的态度等等、中国对突尼斯人来说是一个古老、遥远、神秘、陌生、友好而又有许多误解的国家。
在突尼斯的中国人很少,使馆人员、医疗队、中国公司、教师、留学生、华侨等加在一起也不足百人。在街上行走很少会遇见中国人,因此,大多数突尼斯人见到中国人,时常会把你当成日本人。当得知你是中国人时,特别是你能用阿拉伯语交谈时,他们就有数不清关于中国的问题问你,好像你就是中国的“民间大使”,应该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学生更喜欢会说阿拉伯语的外国老师,下课后便与你交谈,问这问那,说个不停。
悠闲的情结
漫步在突尼斯的大街小巷,极少见到有人行走匆匆,你无法分辨人们是出来散步,购物,还是赶去上班,出差,人们总是以那不紧不慢,悠闲的节奏度过时光。高速度只有飞奔在快速公路上的汽车。
我到突尼斯后租住在老百姓家里,不久就赶上开斋节,节后的一个星期日早晨9点多钟,我下楼出门去找朋友,只见楼下门窗紧闭,鸦雀无声。我住在3层,2层住着房东的小儿子一家3口,1层住着房东老太太、大儿子和小女儿。儿子和女儿均患小儿麻痹症,经常坐在轮椅上到院子里活动,今天也未见他们出来。当时我想他们可能趁过节的机会,全家到乡下串亲戚去了,以前听他们说过,他们的老家在马赫迪亚,离突尼斯城200多公里,坐汽车要3个多小时。我在朋友处只呆了约2个小时就回来了,我对朋友说,房东全家去农村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