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精选.pptx

第7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精选.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7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苏联的经济改革课件精选

第7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 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7-1921): (1)背景: ①列强干涉,妄图扼杀苏维埃政权。 ②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严峻形势。; (2)内容: ①农业方面:实行余粮征集制。 ②工业方面: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 ③商业方面: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 ④产品分配: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3)评价: ①作用: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②局限:超出战时需要的限度。 ;二.新经济政策(1921-1930): (1)背景: ①经济:苏俄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②政治:农民的不满与日俱增,国家无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 (2)内容: ①农业方面: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②工业方面: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 ③流通方面:允许自由贸易。;(3)意义: ①理论意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存在私有)。 ②现实意义: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政权得到巩固。 ;三.斯大林模式的形成(1930——1991): (1)背景: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上任,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集体农庄),取消新经济政策。 (2)特征: ①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②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③实行计划经济,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3)评价: ①积极影响: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 ②消极影响: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③对其他国家:二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照搬这种经济模式。 ;   四.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1)背景:二战后,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暴露,特别是农业问题尤为突出。 (2)内容: ①农业方面: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有一定的自主权;垦荒;扩大谷物生产;玉米运动。 ②工业方面:部分下放企业管理权。;(3)评价: ①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揭开了苏联改革的序幕。 ②只是原有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的局部改革。 ③改革缺乏全面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盲目性。 ;五.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 (1)内容: ①工业:新经济体制(注意市场和价值规律)。 ②农业: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 (2)失败原因: ①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束缚,后期更趋于保守。 ②20世纪70年代下半期,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加剧。;六.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 (1)背景: ①1985年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 ②戈尔巴乔夫认为苏联应该进行根本性的改革。 (2)内容: ①主张国家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 ②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3)评价: ①重点在重工业,使经济结构更加失调。 ②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效果不佳。 (3) 改革后期转向政治改革,国内局势逐渐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 ;苏联三次改革比较表;考题研析   【例1】 命题视角:考查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认识。 (2009·广东单科)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  ) A.十月革命       B.斯大林模式 C.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的能力。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质是排斥市场和货币以及商品经济,用行政和军事的手段干预经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而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则是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甚至一定程度上恢复发展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因此列宁所讲的“尝试”应该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答案] D ;[变式演练1] “我们承认自己对农民是负了债的。我们用纸币从他们那里换来粮食,我们向他们借的,我们应当偿还这笔债务,恢复了我们的工业以后,我们一定要偿还。”为此,当时苏俄政府(  ) A.实行余粮征集制 B.实行粮食税政策 C.实行农业集体化 D.取消义务交售制;[解析]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中内容之一是余粮征集制,几乎无代价的剥夺农民的粮食,即“对农民是负了债的”,“我们一定要还”,为此,苏俄政府取消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实行粮食税。 [答案] B ;【例2】 命题视角:考查对苏联改革的认识。 (2010·北京)1971年,苏联政府在关于五年计划的报告中说:“商品货币关系在我国具有新的、社会主义的内容。当然,我们要批驳主张用市场调节作用取代国家集中计划的主导作用的各种错误观点。”这表明苏联政府试图(  ) A.废除对企业的指令性计划 B.由市场决定产品价格 C.鼓励私营企业发展 D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