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介入时机对前交叉韧带损伤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ppt

康复介入时机对前交叉韧带损伤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康复介入时机对前交叉韧带损伤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

康复介入时机对前交叉韧带损伤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天津市天津医院 孙雷 一般资料 选择前交叉韧带损伤术后康复患者15例 ,根据 康复介入的时间分早期组(术后1至2周)和晚期组(术后 5至7周)分别为9例和6例。两组病例分别在康复治疗一个月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疗效进行比较 早期组康复前评估 患膝支具固定 膝关节肿胀 下肢肌肉萎缩 肌力减退 膝关节附属活动可(主要为髌股关节) 膝关节活动度30至55度 治 疗 早期康复组:康复第一周至3周以闭链式运动(如Bobath球运动、骑单车等运动)为主,以改善下肢肌力、增加关节活动度,增强患膝本体感觉及关节稳定性。 第4周可进行开链式运动,加强肌力训练,纠正步态,加强步行训练和楼梯训练,增强患肢的平衡能力,以改善患者ADL功能。 预 后 关节活动度达到或接近正常; 肌力增强 步态及上下楼梯正常 可独立完成ADL 膝关节稳定性增强 晚期组康复评估 膝关节僵硬,被动活动时疼痛严重 下肢肌肉萎缩,肌力减退; 髌股、胫股关节附属活动受限; 患肢平衡能力差; ADL功能受限; 扶双拐步行/步态异常 关节活动度为35至65度 治 疗 晚期康复组:利用手法(麦氏手法3、4级)进行被动关节附属活动及生理活动,以改善关节僵硬,缓解疼痛,增加关节活动度; 加强肌力训练及患肢平衡训练,纠正步态,增强膝关节稳定性,改善其ADL功能 预 后 疼痛缓解 肌力增强 关节活动度仍受限 膝关节稳定性较差 步态仍存异常 如厕、下蹲等部分ADL功能受限 膝关节功能评分 两组患者均于康复治疗4周后进行功能评定,采用膝关节功能评分表和膝关节ROM评定,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分为以下几项:疼痛、 活动范围、主动伸展受限、内外翻畸形、步行能力、日常动作。总分100分,优91-100分、良71-90分、中51-70分、差≤50分。膝关节活动障碍指膝关节活动范围与健侧比较,活动范围差值>10°。早期康复组经康复治疗后,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均为优,其中3例总分100分,膝关节ROM平均达到128°,平衡能力基本正常,均达到满意的效果 结 论 关节制动5—7天就会出现肌肉适应性萎缩,超过3周,关节周围疏松的结缔组织会变成致密的结缔组织,关节囊、韧带等的挛缩导致关节僵硬,严重影响了膝关节的功能 通过早期组与晚期组的疗效比较可见:早期康复介入患者的疼痛轻、疗程短、风险小、预后良好;晚期康复介入患者疼痛剧烈 、疗程长、风险大、预后较差 因此,康复的早期介入对前交叉韧带损伤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ADL功能有至关 重要的作用 谢 谢! * * 92±4.6 85.6±4.2 8.8± 0.5 17.5±0.4 9.2±0.3 8.6±0.4 14.6±2.4 26.5± 0.8 6 晚期组 128± 3.9 96.1±3.9 9.4 ± 0.6 19.2±0.8 9.8 ±0.2 9.4±0.6 18.4±1.6 28.9±0.3 9 早期组 总分 日常动作 步行能力 内外翻畸形 主动伸展受限 活动范围 疼痛 ROM(°) 膝关节功能评定 例 数 组 别 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和膝关节ROM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