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外科治疗.ppt

  1.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性阑尾炎外科治疗

问 题 急性阑尾炎很危险吗? 阑尾炎真的是“盲肠炎”吗? 阑尾为什么经常发炎? 真的只是阑尾炎?又是阑尾炎?! 所有的阑尾炎都要手术吗? 什么样的阑尾炎需要急诊手术? 中医药如何治疗阑尾炎? 简单?疑难?危险? 腹部外科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 大多数病人治疗效果良好 有时诊断相当困难,处理棘手 可发生严重并发症,有0.1~0.5%的死亡率 并不精确的“精确定位” 阑尾在腹腔内的位置决定于盲肠的位置,随盲肠位置而变异,通常位于右下腹。其基底部位置一般固定于盲肠三条结肠带的汇合处。 其体表投影约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称为麦氏点(McBurney点)。 变异的可能在肝下、左下腹、腹膜后、甚至双阑尾等。 阑尾容易发生炎症的原因一 阑尾管腔的阻塞 淋巴滤泡的明显增生而堵塞阑尾腔,约60%的病人与此因素有关,且多数为较轻的患者。 粪石梗阻,约占35%。 阑尾本身发生扭曲、折迭,索带、肿物压迫可使阑尾腔狭窄。 异物、炎性狭窄、肿瘤等 阑尾容易发生炎症的原因二 细菌感染:包括需氧菌及厌氧菌两大类,主要为大肠杆菌,肠球菌及脆弱类杆菌等。细菌侵入阑尾壁的方式有: 1.直接侵入 2.血源性感染:儿童常见 3.邻近感染的蔓延 阑尾容易发生炎症的原因三 阑尾的血运障碍 阑尾容易发生炎症的原因四 神经反射:各种原因的胃和肠道功能紊乱,均可反射性引起阑尾环形肌和阑尾动脉的痉挛性收缩。前者可加重阑尾腔的阻塞,使引流更为不畅,后者可导致阑尾的缺血、坏死,加速了急性阑尾炎的发生和发展。 辨 证 分 析 气滞血淤,不通则痛,故初起有走窜不定的气滞痛 (转移性腹痛,和后来固定于右下腹的瘀血作痛。 肠胃受损,传化不利,腑气不降,胃气上逆则恶心、呕吐。 湿阻中焦,脾失健运则食欲不振。热结于里则便秘、便燥、小便短赤、脉数、苔黄,久热则肉腐,肉腐而成脓。 变 证 如邪盛正虚则可出现很多变证,热与食结可出现痞、满、燥、实、坚的热结阳明证 (麻痹性肠梗阻) 淤热相搏则右下腹出现肿块 (阑尾包块或脓肿), ;湿热下迫大肠则腹泻如痢 湿热下注膀恍则小便频数如淋(盆腔脓肿) :热深不能外达,雍闭于内则出现热深厥深的厥证(感染性休克) 病 理 分 型 三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 病变进一步加剧时,阑尾管壁坏死或部分坏死,呈暗紫色或黑色。如管腔梗阻又合并管壁坏死时,2/3的病例可发生穿孔,穿孔部位多在阑尾根部和近端。穿孔后如感染继续扩散,则可引起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诊断要点 1、转移性右下腹痛:多由上腹或脐周转移至右下腹。 2、右下腹局限性固定压痛,肌紧张。 3、可伴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低热。 4、中等度白细胞数升高。 5、阑尾穿孔后多形成局限腹膜炎,腹痛和压痛、肌紧张、发热、白细胞增高等病情加重。 中药治疗1·蕴热型 相当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或其他各类阑尾炎及阑尾周围脓肿炎症消散的后期。 主证:转移性右下腹痛,腹痛呈持续性或阵发性加剧,伴有皖腹胀闷、恶心、暖气、纳呆、大便秘结、小便清或黄。舌质正常,苔簿白,脉弦紧或细涩。 治法:通里攻下,祛痰,清热化湿。 方药:大黄牡丹汤,或锦红汤、红藤煎剂加减。 大黄10,牡丹皮12,元明粉15(冲),桃仁12,冬瓜仁20。 中药治疗2·湿热型 相当于化脓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并发局限性腹膜炎及阑尾周围脓肿 主证:右下腹压痛加剧,腹痛拒按,热重于湿则体温38C以上,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腹痛剧,拒按明显,口干欲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通里攻下,清热化湿 方药:阑尾清化汤 金银花16,蒲公英20,大黄16,牡丹皮12,桃仁12,赤芍16,地丁20,川楝子16,穿山甲16,红藤16,甘草6。 中药治疗3·热毒型 相当于急性阑尾炎并发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己形成的阑尾周围脓肿有扩散趋势 主证:腹痛剧烈:腹膜炎征象可遍及全腹,有弥漫性压痛,反跳痛及腹肌紧张。 热毒伤阴者,有高热或恶寒发热,持续不退,时时汗出,烦喝欲饮,面红目赤,唇干口臭,呕吐不食,二眼凹陷,大便多秘结或似痢不爽,小便短赤。脉弦滑数或洪大而数,舌质红绛而干,苔黄厚干燥或黄厚腻。 治法:通里攻下,清热解毒。 方药:加味清肠饮加减。 金银花16,连翘20,紫花地丁20,蒲公英20,黄芩16,当归12,红藤16,薏苡仁20,冬瓜仁20,大黄16,川朴16,枳实12。 手术方法: 一般行阑尾切除术,对于化脓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根据情况放置橡皮管引流; 对于阑尾周围脓肿无局限趋向者应切开引流,根据术中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切除阑尾。 治疗原则是早期手术。术前应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使用抗生素,高热时使体温降至38.5。C以下再手术为宜。术后注意预防肺炎发生和加强伤口护理。 治疗方面,除少数急性单纯性阑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