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体液 (60) 一、血液的组成 Blood Components 血浆Plasma 血细胞Blood Cells 红细胞Red Blood Cells or Erythrocytes 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s or Leucocytes 血小板Platelets or Thrombocytes 一、红细胞生理★ Physiology of Erythrocytes (一)红细胞的数量、形态 正常成年人红细胞数 男性为 4.0~5.5×1012/L 女性为 3.5~5.0×1012/L 血红蛋白 男性为 120 ~160g /L 女性为 110~150g/L 2、功能 运输氧和二氧化碳(Hb) 缓冲作用 二、白细胞生理 Physiology of Leucocytes (一)白细胞的分类和正常数值 白细胞 绝对值(109/L) % 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 2.0~7.0 50~70 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 0~0.5 1~5 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s 0~0.1 0~1 单核细胞Monocytes 0.1~0.8 3~8 淋巴细胞Lyphocytes 0.8~4.0 20~40 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 Hemostasis 生理止血──小血管受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会自行停止 出血时间 1~3min (二)血液凝固的过程 凝血过程的“瀑布学说”: 血液凝固的基本反应过程: 1、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X → Xa) (凝血酶原激活复合物) 2、凝血酶原的激活(II → IIa) 3、纤维蛋白的生成(I → Ia) (二) Rh血型系统 人类红细胞含有一种与恒河猴 Rhesus Monkey的红细胞相同的凝集原称为Rh 因子 根据此种凝集原而将此种血型命名为 Rh血型 含Rh凝集原(主要是D抗原)──Rh阳性(99%) 不含Rh凝集原──Rh阴性(1%) 抗Rh:IgG,可通过胎盘。 特点:血清中不存在“天然”抗体。需经后天致敏产生 二、血液凝固 血凝: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凝胶状态的过程 (一)凝血因子 凝血因子特点: ①除FⅣ外,都是蛋白质; ②正常情况下以酶原形式存在,不具活性, 被激活时 FⅡ→ FⅡa; ③除FⅢ外,都是血浆中; ④FⅡ、Ⅶ、Ⅸ、Ⅹ在肝内合成,需要维生素K参与, 缺乏维生素K或肝功能下降时,将出现出血倾向; ⑤FⅧ是重要的辅助因子,缺乏时将发生微小创伤也 会出血不止的血友病。 分 类 内源性凝血 外源性凝血 凝血过程 血管内膜暴露胶原纤维 血管外组织释放因子Ⅲ 凝血因子分布 参与酶数量 凝血时间 凝 血 小 结 (形成凝血块) 网罗血细胞及血小板吸附凝血因子 ↓ 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原Ⅰ ↓ 凝血酶 凝血酶原Ⅱ ↓ 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形成 ← 凝血因子Ⅶ-Ⅲ复合物 激活因子Ⅸ→ ↓ 因子X ↓ 激活因子Ⅻ 结合因子Ⅶ 激活因子Ⅺ ↓ Ⅻ启动,全在血中 Ⅲ启动,组织和血中 多 少 慢、约数分钟 快、约十几秒钟 (三)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凝血时间与凝血因子种类是否齐备及浓度有关 1.加速凝血 (1)加钙 (2)增加血液接触粗糙面 (3)应用促凝剂 (4)局部适宜加温 2.延缓凝血 (1)除钙剂:①柠檬酸钠②草酸铵或草酸钾 (2)保证血液接触面光滑。 (3)应用抗凝剂 (4)降低血液温度。 凝血系统 抗凝系统 纤溶系统 A physiological balance 血液中的抗凝血物质 Intravascular Anticoagulants 1、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 主要:抗凝血酶III (Antithrombin III) 作用机制: 因子IIa、IXa、Xa、 XIa、XIIa属丝氨酸蛋白酶 4、肝素Heparin 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产生 作用及其机制: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空分车间安全用电管理制度.docx VIP
- 2025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入库题库与答案.docx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三年级上册(2024)黔科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结构动力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章节测验答案.pdf VIP
-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检查重点事项指导目录.pdf VIP
- 月度绩效考核评分表(通用类).docx VIP
- CNAS-CL02-2023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docx VIP
- 法医临床司法鉴定考试题.docx VIP
- 地面、墙面、吊顶施工方案汇总.doc VIP
- 新解读《GB_T 23169-2019发制品 教习头》最新解读.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