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章,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15版)要点.docVIP

4章,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15版)要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章,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15版)要点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四章 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注重道德传承 加强道德实践 教学时数: 4学时 授课类型: ★ 理论课 □ 实践课 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的教学,帮助学生认识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自觉继承弘扬优良道德传统,,努力按照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完善自我。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四章 课程教案 教学内容及过程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一) 道德的起源 诸种道德起源说述评——伦理思想史上关于道德起源的几种观点: 1、神启论——认为道德起源于“天”的意旨或“上帝”的启示: 孔子认为道德来源于天,是上天把道德交给圣人,由圣人制定出规定,教导人们去遵守,西汉的董仲舒从这一观点出发,他把封建道德纲常神圣化、宗教化,认为触犯封建道德就是违反天意。 西方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宗教伦理学认为道德根源于“上帝”的启示。基督教教义《旧约》上讲的摩西十诫便是“上帝”耶和华对摩西的启示,然后通过摩西向教民们宣讲的教规或道德戒律。《出埃及记》中说,摩西带领以色列人逃离埃及后,来到西奈山,上帝下达了十条诫律,即“摩西十戒”。“摩西十诫”在西方伦理史上被称为“黄金定律”,奠定了基督教道德的基础。 ① 我是你的上帝,不可信仰别的神; ② 不可亵渎上帝之名;③ 谨守圣安息日;④ 孝敬父母;⑤ 不可杀人;⑥不可奸淫;⑦ 不可偷盗;⑧不可作伪证陷害他人;⑨不可贪恋别人的配偶;⑩ 不可贪恋别人的财物。 (第一条:“我是耶和华-你的上帝,曾将你从埃及地为奴之家领出来,除了我之外,你不可有别的神。” 第二条:“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做什么形象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不可跪拜那些像,也不可事奉它,因为我耶和华-你的上帝是忌邪的上帝。恨我的,我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爱我、守我戒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 第三条:“不可妄称耶和华-你上帝的名;因为妄称耶和华名的,耶和华必不以他为无罪。” 第四条:“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六日要劳碌做你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上帝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做;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 第五条:“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你的土地上得以长久。” 第六条:“不可杀人。” 第七条:“不可奸淫。” 第八条:“不可偷盗。” 第九条:“不可做假见证陷害人。” 第十条:“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 2、天赋论——道德起源于人类的天性或自然本性,即人先天就有道德意识 孟子认为人天生就有四个“善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犹其有四体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康德认为具有普遍道德价值的东西来自人的理性本身的善良意志,善良意志是人与生俱来的受理性支配不以环境为转移的内在机能,道德就是这种善良意志所发出的绝对命令。 3、情感欲望论——道德起源于人所固有的情感之中或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之中 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认为,人是有感觉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趋乐避苦,就是自利、自爱,也就是追求个人的利益和幸福,这是一切道德的根源。卢梭认为,道德源于人心中的社会情感和利他之心,源于对公共利益的追求。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伦理学家亚当斯密认为,道德是对同胞的同情心发展的必然结果。法国实证主义者孔德认为,本能、情感和理性三者的统一便产生了人类的道德。(理性可以促进人们形成道德意识,但它不是道德的出处) 先秦时代的商鞅、韩非子都认为,法律和礼义的产生就是为了规范和制约人的趋乐避苦的本性。 4、动物本能论——道德起源于动物的社会本能。 区别于生物本能,指动物之间同种或在一起生活的异种群有一种互助的精神。例如,在两性关系中,双方始终不渝或类似始终不渝的情形,在动物界比比皆是,为了保存物种,在抚养孩子时,男性的参加是不可或缺的。如鸟类必须持续的卧在鸟卵之上,以保存其热度,而且还必须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去觅食。要一只鸟同时去做这两件事是不可能的,因此雄性的合作是必须的,结果大多数鸟就成了道德上的模范。以达尔文为代表的进化论伦理学认为,人类道德起源于动物的社会本能,“道德观念,原本发生于社会本能” 5、科学的道德起源论 道德起源的条件: (1)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产生的客观条件: 流落在荒岛上的鲁滨逊除了对他自己和自然界之外,不会有什么真正的道德或不道德的行为,因为他是在社会之外的。只有在社会中,发生了个人与整体、个人利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