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2怎样科学使用卫生清洁用品要点
课题2 怎样科学使用卫生清洁用品 一、了解洗涤剂 分类 名称 厨房用洗涤剂 洗洁精、去污粉、油烟净等 织物用洗涤剂 肥皂、洗衣粉、丝毛洗涤剂、衣领净等 身体用洗涤剂 香皂、沐浴液、洗手液等 其他 洁厕剂、地毯清洁剂等 1.肥皂为什么能去污 + 3NaOH 3C17H35COONa + 硬脂酸甘油酯(脂肪) 硬脂酸钠 甘油 (皂化反应) 肥皂的去污原理 (1)亲水基:-COONa或-COO-是极性基团,极易溶于水,具有亲水性; (2)疏水基:烃基-R,不溶于水,但极易溶于有机溶剂,具有亲油性质; (3)肥皂的去污过程 C17H35COONa 2.功能特异的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是指由亲油基和亲水基构成的物质。 根据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表面活性微粒所带电荷的不同,表面活性剂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离子型、非离子型。 表面活性剂的重要性质 ①润湿和渗透作用 ②发泡作用 ③乳化作用 3.科学的选择和使用洗涤剂 合成洗涤剂与肥皂的比较 (1)肥皂不适合在硬水中使用,而洗涤剂使用不受限制; (2)合成洗涤剂洗涤能力强,可以用于机洗; (3)合成洗涤剂的原料便宜; (4)加酶洗涤剂适宜用50℃作左右的温水; (5)合成洗涤剂的危害:由于其稳定性,在自然界中不易被细菌分解,造成水体污染。尤其含磷洗涤剂造成水体富营养。 二、合理使用消毒剂 类别 产品 应用 含氯消毒剂 84消毒液 NaClO 漂白粉,漂粉精 Ca(ClO)2 环境、物品表面、餐具、饮用水、污水、排泄物、垃圾等消毒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臭氧消毒机 O3 双氧水 H2O2 过氧乙酸消毒液 CH3COOOH 饮用水、病毒污染物品、皮肤等消毒 醇类消毒剂 消毒酒精 CH3CH2OH 皮肤等消毒 含碘消毒剂 碘酊 I2 皮肤消毒 醛类消毒剂 药皂,甲酚皂溶液 苯酚等酚类 医疗器械的消毒或灭菌 酚类消毒剂 福尔马林 甲醛 临床消毒,防腐等 1.几种常见的消毒剂 消毒机理:强氧化性 应用范围:对餐具、茶具、洁具、浴具具有消毒、漂白和除臭作用。 使用注意:高浓度含氯消毒剂对人的呼吸道黏膜和皮肤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对物品具有腐蚀和漂白作用,大量使用还会污染环境。 NaClO+ H2O +CO2 = NaHCO3 + HClO Ca(ClO)2 + H2O +CO2 = CaCO3 ↓ + 2 HClO ——次氯酸钠 ——臭氧 杀菌能力高于甲醛、氯制剂等消毒剂; 杀菌后剩余的臭氧会自行分解为氧气,不产生残留造成污染,这一点是任何化学消毒剂所无法比拟的; 正确使用臭氧消毒剂。 ——过氧乙酸 无色透明,易挥发,强烈刺激性气味,弱酸性,强氧化性 消毒机理:强氧化性使菌体蛋白失活,导致微生物死亡;弱酸性改变细胞内pH,从而损伤微生物; 极不稳定,易爆炸,使用需稀释并做好必要防护。 2.合理使用消毒剂 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正确使用。 明确消毒剂的毒性、腐蚀性、刺激性、漂白性等。 弄清消毒剂的稳定性和有效期。 正确保存消毒剂。 据报载,广州一家庭主妇在家中打扫卫生间时突然晕倒,家人将她送到医院抢救,半小时后这名家庭主妇停止了呼吸。 经化验其血液和胃液,确认是氯气中毒。 查找原因发现这名主妇把家用清洁剂、沐浴液和洁厕精等3类共5种洗涤用品混合使用,致使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氯气,导致悲剧发生。 三、杀虫剂及其安全使用 1.杀虫剂的发展阶段 ①低效杀虫剂 ②高效杀虫剂 ③超高效杀虫剂 ④特异性杀虫剂 2.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①使用正规产品 ②严格遵照使用说明 ③避免误食、与皮肤直接接触 ④注意使用范围和保管方法 1. 关于酒精消毒的原理是( ) A.溶解作用 B.还原作用 C.盐析作用 D.变性作用 2.碘酒是一种常用的外用消毒药,关于它的消毒原理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解细菌 B.氧化细菌,使蛋白质变性 C. 使细菌缺氧而死 D.使细菌缺水而死 3.传统饮用水的消毒剂是氯气,20世纪80年代科研人员在英国调查发现,儿童患白血病主要发病率是源于饮用消毒的饮用水,这是因为( ) A.氯气有氧化性,作用于正常的细胞而癌化 B.氯水中的次氯酸具有杀菌作用,氧化了正常细胞,异化为癌细胞。 C.氯气有毒,杀死正常细胞,而不杀癌细胞 D.氯气作用于水中有机物,生成有机氯化合物而致癌 THE EN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秋新版)人教PEP版三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案.doc
- ISO15189质量手册--输血科通用模版(文档-100页).docx VIP
- RBA6.0版标准资料学习课件.ppt VIP
- 2025年北森领导力测试题及答案.doc VIP
- AI政务大厅业务平台架构方案.pptx VIP
- 医疗器械临床应用管理办法.pptx VIP
- 征信简版电子版PDF个人信用报告最新版2024年可编辑带水印模板.pdf VIP
- 人工智能对人类发展利大于弊VS弊大于利辩论赛正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pptx VIP
- 人工智能对人类发展利大于弊VS弊大于利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docx VIP
- 北森在线测评题库及答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