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级的管理学案列讨论
案例讨论
一、鞋匠和裁缝的携手
30多年前的温州,还是个贫穷的海滨小城。生活在乐清县柳市镇的南存辉和胡成中,有着同样艰辛的童年。
从六七岁开始,南存辉就挑着米糠,提着鸡蛋上街卖。胡成中的童年也有捡剩番薯吃、捡菜梗腌的记忆。
入学后,二人在柳市小学同一个班级。胡成中长南存辉两岁,活泼外向,任体育委员,南存辉学习成绩好,性格稍内向,任班长。
不久,二人同样因为家境困难而辍学并继承父业。13岁那年,南存辉父亲在一次劳动中脚被水泵砸伤,卧床不起。从此,作为家中长子的南存辉每天挑工具箱早出晚归,一晃就是三年。14岁的胡成中,也同样辍学随父学起了裁缝,16岁时,远离家乡当起了供销员,也就是加入了后来被誉为是温州私有经济萌芽前奏的“十万供销大军”。南存辉补鞋的这三年,柳市的低压电器生产正酝酿着一场革命。有一天,他正低头补鞋,听到有人叫自己,抬起头一看,是胡成中。胡成中告诉他,自己不再做裁缝了,而是改行推销电器,第一趟生意就赚了2000多元。这让南存辉又羡慕又嫉妒:2000多元?自己要补多少双鞋才赚得回来?于是他也动心改行做电器生意。有两种选择,一是建厂自己生产电器,一是当推销员,背着订单走访,拿到订单后再返回温州找厂生产。而无论选择哪一种,对于南存辉来说都有难以估量的困难:自己建厂,他没有技术;当推销员,自己当鞋匠,一直没有离开过柳市,对外面的情况根本不熟悉。思来想去,还是自己建厂难度稍小一些。 南存辉将自己的想法和三位朋友聊了一下,得到认同,于是大家一起出资,在柳市镇租下了一间门面,前面开店,后面办厂。可这个厂不容易办呀,4个人当中没有一个懂电器生产的。这一点,南存辉早就想好了。他花一笔钱,从市场上买回一些电器,几个人关起门来研究,拆了装,装了又拆,仔细地画好图纸。不几天,照葫芦画瓢,他们也竟然生产出了自己的产品。一个月下来,南存辉算了一笔账,除掉前期投入的成本,以单纯经营来看,他赚了35元。 几个合伙人都感到气馁,前期投入没有收回,一个月只赚35元,才相当一个国营厂工人的月工资。他们可是4个人呀,如果去搞推销,少说也可以赚350元。有人萌生了退意。 此时,父母也一再给南存辉施压,要求他关掉门面,回去补鞋。南存辉补鞋,每天还可以赚10元,生意好的时候可以赚20元,一个月下来少说也能赚到300以上。这个收入水平能够将一家人的生活维持在相当高的水平。现在开店,将以前攒下的钱搭进去,什么也没有赚到。 南存辉的想法不同。做生意,有赚有亏,自己在什么都不懂的情况下开张,第一个月没有亏本,还能赚到35元,至少让他明白了一点:在这一行,自己可以立足。可几个合伙人并不认同他的观点,纷纷退股。说是退股,因为当初大家也没什么投入,加上没有赚到钱,实在也没什么好退的,只是声明不再干了,各奔前程而去。南存辉从此独自支撑局面。 这时,胡成中的情况不错。他搞推销绩效赚了点钱,也有了一定的渠道。但在推销过程中他认清一个事实,推销这个职业不被人尊重,产品又不受自己控制,前途不看好。如果自己办厂就不一样了,销售利润肯定比推销员高。胡成中和一位朋友商量,加上弟弟也算一份,办起了求精开关厂,正式向工商部门注册了(不像南存辉,因为不够注册资金的下限,开的是地下厂)。厂子是办了起来,但他们遇到一个问题,三个人都是推销员,只懂在外跑生意,既不懂生产也不懂管理,更没有技术。他们那时根本不可能知道世界上还有授权经营这种经营模式。在柳市,像胡成中这样的厂很多,不懂技术不怕,弄出一大堆废品照样可以卖钱。可胡成中坚决不肯出次品、劣品,而他们又生产不出正品,时间不长,厂子便陷入了绝境。 那位朋友股东退股了。胡成中并不想让这间厂垮掉,就想到了南存辉,希望两人合作,将厂子办得大一些。这是一个较好的创业模式。南存辉有管理天赋,对技术也肯钻研,他主内抓生产管理是最好选择。胡成中呢,善于交际,喜欢在外面跑,又有推销经验,还有一定的客户资源,负责业务同样具有优势,两人的合作可谓珠联璧合、优劣互补。 1984年,胡成中找到南存辉,两人一拍即合,各自投资1.5万元,共同经营求精开关厂。南存辉抓生产及管理确实有一套,胡成中等在外跑业务,推销的是自家的产品,底气足了,业务更顺畅了。经营中,两人更进一步认识到,质量是关键,品牌是保障。他们想创自己的品牌,便由胡成中出面,三次到上海,物色一个技术好的工程师,结果找到了上海人民电器厂的退休工程师王中江。 来到温州后,王中江提出,要抓质量就一定得有一个测试实验室。胡成中大包大揽,当即表示同意。南存辉精细一些,问建这样一个实验室需要多少钱,王中江说,需要30万。两位老板目瞪口呆。当时他们的总资产还不足10万,流动资金只有1万,去哪里拿30万建一个测试实验室?这笔投资何时才能收回来?为了此事,两位老板第一次出现了意见分歧。因为胡成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