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哲学篇期末满分论文范本 12.pdf

中华文化哲学篇期末满分论文范本 12.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文化哲学篇期末满分论文范本 12.pdf

题 目 略谈“己学”和传统儒学的关系 学生姓名 徐露 课 程 中华文化哲学篇 学 号 2014141042029 学 院 文学与新闻学院 二Ο一六年 六月十八日 略谈 “己学”和传统儒学的关系 ——读 《“己学”发略:本体的综合构造与儒家的生命哲学》 学号:2014141042029 学生:徐露 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 摘 要 “己学”,立足于儒家传统的本体论,综合了宋以来的主理、主心、主物三系的为 己精神,吸收了西方哲学,是现代新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作为一门创新发展的新学 说,它对以前的学说的态度和联系都让人好奇。所以笔者在通读《 “己学”发略: 本体的综合构造与儒家的生命哲学》后试图将 “己学”和传统儒家哲学系统的关 系粗列一二。 关键词:己学 新儒学 传统儒学 本体 1 现代新儒学大概产生于 20 世纪 20 年代,是传统儒学在现代社会的突围, 一方面继承了传统儒学的正宗道统,总结渗透后来发展的宋明理学;另一方面立 足现代社会,运用国际视野,中西贯通,吸纳融合相关西学,和西方思想家平等 对话,最后谋求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出路。 2 现代新儒学经过三代发展 已经有了非常显著的进步。现代新儒学肩负着双 重的历史使命。一为走出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异化”,“少数化”和 “教条 化”等的尴尬情景,赋予儒学新生命;一为解决现代工业发明高速发展带来的 “人的意义”的哲学问题。而现代新儒学主要有四个论题: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化; 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中国文化的宗教内涵和直觉思维方式。 己学是现代新儒学进行到第三期后的发展和创新,在前贤熊十力的《体用论》、 方东美的 “太极无名”与 “情理两仪”和成中英的本体阐释学等基础上做出了 己学的统摄—— “一己遍照”。己学根底主要有二,传统儒家的为己精神和来自 于西方哲学的系统的重分辨、重分析、重理性。 1 “新儒学” 的概念原来指相对于孔孟“原儒” 的宋明理学。(见冯友兰 《中国哲学史》) 2 关于现代新儒学的发展及其代表人物的划分,有不少说法,其中以刘述先先生的“三代四群”说比较合 理。即第一代第一群:梁漱溟、熊十力、马一浮和张君劢;第一代第二群:冯友兰 (新理学)、贺麟(新 心学)、钱穆和东方美;第二代第三群:唐君毅、牟俊三和徐复观;第三代第四群:余英时、刘述先、成 中英和杜维明。 一、“己学”对前学是继承的而非颠覆的 按照麻尧宾教授授课所讲,“中庸”观念是 “己学”立学之本。 此处的“中庸”并不只是指《小戴礼记》中的文本,而是指一种中国古代哲 学观点,案有三义,第一是指中不偏,庸不易。即孔子所说的 “中庸之为德也, 其至矣乎!民鲜久矣”。第二个意思是指中正平和,喜怒勿过。这在《论语》中 也有提到过,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 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第三个意思即中用,中为好, 庸为用。 到了朱子,朱子言:“曰‘常阙德,曰‘庸德’,曰‘一德’,常,庸、一,只 是一个。”(《朱子语类·卷第七十九·咸有一德》)。而与朱子不同的水心龙川则 认为 “庸”字古称“弗徇之谋勿庸”,“自我五礼有庸哉”,“生生自庸”,“民功日 庸”,《左氏》“无辞有庸”,《孟子》“利之而弗庸”,《丧服四制》“此丧之中庸”, 《周官》“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祗、庸、孝、友”。水心学派是和程朱理学(尤 其是 “二程洛学”)不同的永嘉一派,水心对 “庸”的解读更多地是站在一种人 伦功利的角度,即水心学派之重典章,讲功利。 己学是对程朱,陆王,水心各种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但己学的 “庸”更接近 1 水心,即水心所说 “大

文档评论(0)

tangtianxu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