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1全册复习学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选修1全册复习学案

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全册知识整理学案) 一、改革定义 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二.课标要求: 人类历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演进过程。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社会进步相伴而生。因此,学习和掌握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史实,有利于学生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通过学习,了解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进程,改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学习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意志,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三.高考回眸: 1、(2016新课标1)【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唐朝初年,旧士族虽已没落,但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仍凭借起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家族编写族谱,标榜为华夏“高门”,自诩“家风”优良,相互间通婚。唐初那些以军功起家的大臣,也把能与他们通婚视作荣耀。? 唐太宗决心从族谱入手,改变这种状况。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293个家族,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编写者受习惯影响,将当时只任六品官的清河人崔民干列为第一等。这让唐太宗颇不高兴,下令:“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于是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当时文武大臣中,不少人的祖先在北朝后期才从草原南迁,也因此跻身“高门”之列。? ——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6分)? (2016新课标)[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庙号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仿中原传统制度设立太庙,早先草原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以“太祖”“高祖”等庙号受到祭祀,他们的子孙被封为王公,享有政治军事特权,成为北魏政权的统治支柱。孝文帝下令改革庙号,宣称按“宗有功、祖有德”的原则,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珪为太祖,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因太祖拓跋珪以后只有五位皇帝去世,为了不违“天子七庙”这一儒家礼制,孝文帝甚至前无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庙号改定后,孝文帝下令,“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据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 (1)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义。(7分)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题型特点: 通过回顾2016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选修一的试题,我们可以比较清晰的发现有如下特点: 1.从考查特点上看:命题依课标不依本,不拘泥于教科书 ; 2.从考查内容上看:以中国的改革尤其是中国古代改革为主;选修和必修相结合; 3.从考查方式上看:以横向或纵向对比、类比为主。 4.从设问方式上看:一般为两问(分值分配为8、7分或5、10分),主要以考查改革之背景(原因、目的)、特点、影响(作用)为主; 五.应对策略: 1、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和技能(四分法、四定法、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2、把握命题的特点和规律(考查特点、内容、方式、设问等); 3、了解试题的学术背景和时代背景 ; 4、注意史观(如唯物史观)、史法(如比较史学研究方法)在解题中的应用 。 六.具体方法: (1)思维建模法: 虽然选修一高考命题依标不依本,不拘泥于教科书,但我们仍然可以把教科书上讲的古今中外九次改革重新整合,建立思维模型,从而把握解题规律。 (一)、改革的分类 以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古今中外的改革进行不同的分类: 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改革的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从改革的性质看,有奴隶社会的改革、封建主义性质的改革、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和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1、奴隶社会的改革——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伯里克利改革、管仲改革 2、封建主义性质的改革 (1)确立封建制度的改革:商鞅变法 (2)封建社会内部改革: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阿里改革、洋务运动 (3)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先进制度文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质):北魏孝文帝改革 3、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1)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宗教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戊戌变法 (2)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改革

文档评论(0)

jiaoyuguanlij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