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6课第1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化生活第6课第1框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导学案 考纲导读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二、问题导思 1.“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其重要见证是什么 2.汉字和史书典籍在中华文化传承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地位是什么? 3.中华文化为什么会衰败?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三例题导练 1.春晚舞台上,蒙古族的《吉祥颂》、回族的《数花》、壮族的《美丽的姑娘》等节目展现了一幅“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的民族画卷。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和稳定性 ②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④中华文化呈现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2.汉字中的“和”,渊源有自,其来尚矣,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均有所见。这说明了 A.中华文化的多样性B.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D.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3.长期以来,台湾地区在海外的华文学校中使用的是繁体字、注音符号,而大陆使用的是简体字、汉语拼音。台湾与大陆达成一致——提倡使用简体字,但也不反对使用繁体字。中国大陆与台湾就文字繁简体使用所达成的共识说明 A.中华文化随着时代变迁B.两岸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C.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D.汉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键盘冲击”催生网络时代的汉字保卫战。之所以要保卫汉字,是因为 ①汉字本身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文化 ②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③汉字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繁衍、发展的重要信息载体 ④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来源:学_科_网]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6.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①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 ③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 ④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已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  )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 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③④ 历史上,东北流行二人转,南方流行越剧,有的地方还流行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剧种,如南京的白局、扬州的扬剧等。现在南剧北唱、北戏南演,文化市场异彩纷呈。戏曲文化的发展现状说明,各地区文化(  ) ①相互交流,相互吸收  ② 求同存异,时尚流行 ③市场调节,繁荣兴盛  ④各具特色,渐趋融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广东的“围村”、陕西的“窑洞”、福建的“土楼”等民居建筑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是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财富。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 ①决定于各地千差万别的自然条件②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共性 ③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④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 A.①②B.①④C.②③ D.③④ 在第二届中国·呼和浩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艺术节——“全国少数民族器乐演奏会”上,有86名少数民族器乐演奏家参加,他们通过不同民族的器乐演奏,展示了各民族文化的特色与魅力。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①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③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④各民族传统文化相互交流、借鉴、融合 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 201年10月4日,“中国西部民族文化博览会”在兰州举行。本次博览会的主题为“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风采、增进民族团结、发展民族经济”,博览会共分为综合、民族服饰、创意设计、品牌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旅游展示馆、现代生活展示交易馆以及民族特色饮食馆和中华艺术大展9个展区。其内容涉及工艺品、陶瓷、各民族特色食品及土特产、节日食品、传统音乐、传统医药、旅游产品、美术、绘画等多方面。据此回答 5西部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②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③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逐步消失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在本届博览会上展示的许多民族文化成果有的已经面临着失传的危险。面对这一现象,当务之急是(  ) A.提高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能力B.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C.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D.加强与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合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种自信源于(  ) ①中华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②中国特色社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