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感染与致病机制.pptVIP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生物感染与致病机制

第一篇 微生物的基本原理 第 7 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Microbial Infection and immunity 基本概念 细菌的感染(bacterial infection)或传染: 指细菌侵入宿主机体后,进行生长繁殖、释放毒性物质等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 致病菌或病原菌(pathogen):能使宿主致病的细菌。 非致病菌或非病原菌 (nonpathogenic bacterium, nonpathogen) 第一节 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 人的体表和同外界相通的口腔、鼻咽腔、肠道、泌尿生殖道等腔道中都寄居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当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这些微生物对宿主无害,有些对人还有利,是为正常微生物群,通称正常菌群(normal flora)。 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 正常菌群 分布及数量 正常菌群生理学意义: 1.生物拮抗——作屏障 2.营养作用——产营养, 合成维生素 3.免疫作用—— 有免疫,SIgA 4.抗衰老作用——产生SOD,除废物 5. 抗肿瘤作用 生物膜(biofilm,BF) 是指附着于有生命和无生命体表的有组织的共生的微生物群落。BF中含90%以上的水分,其余是与微生物有关的组成,其中包括活菌、死菌、代谢产物、细菌分泌的大分子多聚物、吸附的营养物质、代谢产物和微生物的裂解产物。BF存在着各种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多糖、DNA、RNA、肽聚糖、脂质和磷脂等。显微镜下显示,BF呈蘑菇状,形成水道。阴道内的微生物就是寄生在这层膜里,从中获得营养,逃避宿主的免疫排斥以及抗生素的杀伤。 条件致病菌(conditioned pathogen):机体正常菌群与宿主间的平衡状态及正常菌群之间的平衡,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被打破,使原来不致病的细菌成了致病菌。 致病条件: 寄居部位的改变 免疫功能低下 菌群失调(dysbacteriosis) 菌群失调症或菌群交替症(microbial selection and substitution) 二重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假丝酵母菌等 条件致病菌 opportunistic pathogen 三、微生态平衡与失调 微生态学(microecology):是研究微生物与微生物、微生物与宿主、以及微生物和宿主与外界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科学。其基本研究内容有微生态平衡(eubiosis)、微生态失调(dysbiosis)和生态调整( microecological adjustment )。 菌群失调(dysbacteriosis) 正常菌群各菌种间的比例发生大幅度的变化为菌群失调 。 如果引起宿主生理功能紊乱或病理损伤导致出现症状,则称为菌群失调症或菌群交替(microbial selection and substitution)。 菌群失调时常导致二重感染或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 影响微生态平衡的因素 Probiotics定义 是含活菌和(或)包括菌体组分及代谢产物的死菌的生物制品,经口或其他黏膜投入,旨在黏膜表面改善微生物与酶的平衡或刺激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免疫。 最近FAO对probiotics定义是:当摄入足够数量时能给宿主带来有益的、健康的影响的活的微生物。 国内学者一般将probiotics翻译为益生菌或微生态制剂。 Probiotics制剂的要求 能够很好地粘附于局部上皮细胞; 能够定居并繁殖,并形成正常、平衡的菌群; 各种制剂中要含有足量的活菌,以保证每日的 最低摄入量,乳杆菌每日量不应少于108个活菌; 能够阻止致病微生物的粘附; 能产酸性物质、 H2O2、生物活性物质和细胞 素等物质,抑制致 病微生物的生长; 安全,无副作用、无侵袭性和无致癌性。 致病性 (质) 细菌引起疾病的能力 毒力 virulence of bacteria (量) 表示病原菌致病性的强弱程度 半数致死量(L D50) 半数感染量(I D50) 一、细菌的致病机制 一、细菌的毒力 侵袭力 invasiveness 毒素 toxins (一)、侵袭力 (invasiveness) 定义:指细菌突破宿主皮肤、粘膜生理屏障,进入 机体并在体内定植、繁殖和扩散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