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概况.docVIP

高血压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概况.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血压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概况.doc

高血压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概况   【关键词】 高血压;代谢综合征;发病机制;诊断依据;防治策略   文章编号:1003-1383(2010)06-0758-03 中图分类号:R 544.105.8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0.06.062      高血压病(primary hypertension,PH)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的不断变换,对PH预防和治疗的重视不够,其发病率和患病率不断攀升,PH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近期病死和致残的重要病因,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1]。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指超重、PH、糖脂代谢异常和胰岛素抵抗等多种代谢异常的患者[2]。80%以上的PH患者同时合并有MS的病症,PH伴MS比单纯PH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更高,因此PH和MS关系的研究成为临床热点。现就近年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高血压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诊断依据      高血压(PH)和代谢综合征(MS)的发病机制尚未清楚,研究认为PH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包括肾脏调节血压功能紊乱、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及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MS   的发病机制多数学者认为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起关健作用,胰岛素通过多个环节导致血糖异常、血脂紊乱并引起内皮功能异常和促炎症状态。   早在1990年,Tecumseh Blood Pressure Study证实了在高血压早期已存在代谢异常,同时发现这些患者的静息心率明显增快,提示伴有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升高。随后San Antonio Heart Study也发现较高的三酰甘油(TG)和空腹血糖(FBG)水平可预测高血压的发展;胰岛素抵抗(IR)状态的糖代谢异常和中心性肥胖与高TG,低H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血压正相关。   近期的研究进一步证实MS与PH不同亚型即收缩期舒张期高血压(SDH)、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DH)关系不同。研究发现3种不同亚型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水平及MS患病率存在显著性差异,提示其可能有不同的发病机制。近年来的研究不难发现,在PH患者中肥胖、糖代谢异常、脂代谢紊乱的发生率相当高,而MS和其组分与PH有着密切的相关性。研究更进一步揭示IR的存在是PH和MS共同的关键因素[1]。PH和MS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认为主要是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不良的生活方式是主要的环境因素。IR是二者的重要中心环节。而引起MS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多基因和多因素,目前其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IR和中心性肥胖是被公认的重要致病因素。中心性肥胖一般通过腰围来测定,与MS其它的每个组分及IR都独立相关,它是诊断MS必要的危险因子。研究认为IR是MS发病的中心环节,中心性肥胖则是IR的重要危险因素,在健康成人中,随着腹部脂肪含量的增加,体内胰岛素的敏感性呈下降趋势,血脂代谢异常,表现为TG升高,HDLC降低,两者均有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最终引起PH并影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过程[2]。   PH的诊断按照2009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的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张压≥90 mmHg,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目前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低于140/90 mmHg,也应诊断为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和舒张压≥90 mmHg的为双期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而舒张压<90 mmHg的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收缩压<140 mmHg而舒张压≥90 mmHg的为单纯舒张期高血压[3];如同时存在以下4个组成成分中的3个或全部者:①超重:体质指数≥25.0kg/m2(体重/身高2);②糖尿病(DM)或糖耐量异常(IGR):空腹血糖(FBG)≥110mg/dl(6.1mmol/L)或糖负荷后血浆糖≥140mg/dl(7.8mmol/L);或已确诊为糖尿病;③PH:同PH的定义;④血脂紊乱:TG≥150 mg/dl(1.70mmol/L);或男性HDLC<35mg/dl(0.9mmol/L),女性HDLC<39mg/dl(1.0mmol/L)。   代谢综合征(MS)的诊断按照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制定全球适用的标准和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标准:中心性肥胖,根据腰围作判断,中国人标准为男性>90厘米,女性>80厘米;合并下列4个指标中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