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麦兜妈妈是智者.doc
麦兜妈妈是智者
麦兜的妈妈是一只在城市里打拼的粉红色的猪,怀孕时,她躺在病床上想象未来孩子的样子:帅一点、聪明一点、能读书一点……但在麦兜即将临盆时,终于说出了真实的愿望:只要他快乐健康,能在社会上混口饭吃,就可以了。
这也是天下母亲的愿望。
从人格上来说,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但在孩子对社会的认知、学习能力上,父亲的影响力就更大一些。对于很多孩子,尤其是男孩子,当他成人后,会发现父亲在自己身上的烙印是一辈子都无法抹去的。
年初采访陈志武,那整个中午,我们的谈话几乎都没有涉及到他专注的经济学,而是他的两个女儿,以及他和他的父母、他和他的两个女儿教育问题上。
采访的时候,我问到了陈老师和家人之间的感情。陈老师出身于湖南农村,现在家人还在务农。他坦言和家人没有太多可以沟通的东西,因为从小他们之间就只有抚育之恩,没有更多的交流,这也导致现在他们仍然没有太多的沟通。所以他在教育两个ABC女儿上,给自己的要求就是沟通,尽可能多地去沟通。
或许也是因为这样,才有了陈志武和女儿,像一个经济学学生和教授那样之间的对话――《24堂财富课》。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本书会太入门,但更大的意义在,看父女俩的对话,能看出父亲对女儿的关心、一个旅居华人对祖国经济的焦虑与担心,能看出中美教育的巨大差异。其实我会怀疑那些来自于女儿的提问,是否真的出自12岁女孩儿的口,如果真的是,太让我这个“财经记者”汗颜。
关于陈志武,有两个细节给我印象很深,一是,他发现女儿陈笛慢慢长大,小时候那些商业野心也在渐渐消失,现在更关心漂亮、男孩子、感情了;二是,出身在美国的陈笛和她的姐姐,对中国是没有感情的,而湖南老家对于陈志武来说,出于亲情,他们每年都会争取回老家去一次,但因为儿时没有太多沟通,也谈不上多深感情。
一次陈笛的老师问她,去过世界上那么多地方,觉得哪里最漂亮?陈笛脱口就说:“爸爸的家乡。”这样的回答让1986年就到美国,现在世界经济学家里排名202位的陈志武沉思了很久。
我问陈志武,对于陈笛,会不会对她的未来做什么规划?或者她自己有没有什么规划?陈志武说,只要她开心,有一技之长就可以了,只要不犯法,做什么都可以。
从孩子的角度来看,让我想到了索德伯格导演的《卡夫卡》(非卡夫卡传记),在那部电影的结尾,当卡夫卡经历了所有源于他自己的小说的噩梦之后,他坐下来给父亲写信,电影结束于最后这句话:“让我们无论是生还是死,都变得更容易一些。”
而真实的卡夫卡在《致父亲的一封信》里,说“我有您这样的人做朋友、做上司、做叔父,甚至做岳父,我会感到很幸运的”,偏偏他是卡夫卡的父亲。卡夫卡在文学界拥有崇高的地位,但是终身阴郁、极端,从未涉足婚姻,父亲对他影响巨大。
所以说,麦太太才是智者,人各有命,有什么比快乐健康更重要?你是这样想的,又何苦去强求孩子们?
站在主观意识上的过多预测的最终归属是映证那句老话――说多错多。
你又不是上帝。
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