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共52张)1解释.pptVIP

第三课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共52张)1解释.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定义页2 结束页 * * * 汉初丞相权力过大容易威胁皇权,因此汉武帝对此大为不满,采取多种手段打压相权。请同学找出汉武帝先后采取了哪几种手段。 * * * * * * * 巩固:下列关于三省六部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这一制度开始于隋朝 ②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 ③它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走向衰落 ④这一制度对隋唐以后各个朝代影响影响深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 皇 权 年代 皇 权 年代 皇 权 年代 皇 权 年代 巩固:下面四幅中国历史上关于皇权与相权势力的消长图,哪一幅是正确的?( ) A B C D ■二、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秦朝: 中央: 地方: 西汉: 中央: 地方: 御史大夫 监御史 御史大夫 (州)刺史 御史台 明初至清末: 东汉到元朝: (宋有专职监察刑狱的官员:提点刑狱司) 都察院 历代监察机构的设置: 御史大夫 历代监察机构的设置: (明:厂卫特务统治) 该剧被誉为国内首部古装纪实悬疑电视剧。 《大宋提刑官》根据宋代法医名家宋慈的专著《洗冤集录》改编,《洗冤集录》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法医检验专著,也是世界最早的法医学专著,这部专著迄清代数百年来一直被奉为法医检验的经典。 古代中国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中写道:“一切有权 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经验,防止 滥用权力的办法,就是以权力制约权力”。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这些措施有效吗?监察官对谁负责?所有官员都受监察吗?古代监察制度对今天有什么启示? 如何评价中国古代的监察制? 积极:监察体制的逐渐健全,(一定程度防止官员腐败、贪脏枉法,滥用职权等,)适应了专制主义王朝实行有效统治的需要。 局限:1、未能对皇权作出制约(代表皇帝不代表社会) 2、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贪脏枉法的情形司空见惯,使得监察系统受到严重破坏。 秀才看榜图 清代公布殿试结果的金榜 上图反映了中国古代的那种政治制度? 三、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选官制度 隋唐 战国 魏晋 汉朝 西周 世卿世禄:血缘 科举取士:才能 九品中正:门第 军功授爵:军功 察举征辟:孝廉 特点: 标准越来越科学,公正,客观 皇帝的烦恼之选官取才 材料一:东汉顺帝六年,河南尹田歆掌握了察举六名孝廉的名额,当权的贵族勋戚争相请托,结果真正名士入选的只有一人,其他五人都是走后门人选的。 材料二:邓禹一家,凡公者2人,侯29人,大将军以下13人,中二千石14人,州郡长官48人,其余官职不可胜数。弘农杨氏四世为三公,汝南袁氏则四世五公。 材料三: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虽然察举制有机动灵活、节约成本的优点,但是这项制度的缺点更多,通过材料大家谈谈察举制有哪些缺点? 1、容易任人唯亲 2、操纵在世家大族手中 3、难以选拔到真正的人才 问题解析一 材料一:(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科进士缀行而出,喜曰: “天下英雄,入吾毂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 问题解析二 材料二: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日知录集释》 材料三: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元 · 高明《琵琶记》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看法。 科举制:考试选官 (1)实质: ②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 (3)局限性: ①考试科目和内容,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 是一种将“天下英雄”诱入最高掌权者能够控制的范围之中的制度。 (2)积极性: ①破除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 ②保证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 ③提高官员的素质和政府的行政效率。 ④促进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⑤追求公平公正。 很多西方学者对中国的科举制度都有着极高的赞赏和评价。美国学者柯睿格在《哈佛亚洲研究学报》上发表论文说:“以科举考试为核心的中国文官行政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对世界的最重要的贡献之一”。美国汉学家卜德说:“科举制无疑是中国赠予西方的最珍贵的知识礼物”。《剑桥中国隋唐史》的编者崔瑞德认为,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科举制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中国古代的科举选官制度被西方学者推崇的原因是什么? 科举制面向社会、公平竞争,强调凭才能而不是凭出身选拔官吏。 问题三:世界影响 实行时间 选官制度 特点 局限 世官制 察举制 九品中 正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