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章 中药的功效 中药的功效----又称中药功能,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对于药物治疗和保健作用的高度概括,是中医学关于药物对于人体医疗作用的特殊表达形式。 第五章 中药的功效 功效与应用的关系 应用 功效 第五章 中药的功效 功效分类 * *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一、产 地 道地药材 又称地道药材,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丰富、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 举 例 四川——黄连、川芎、附子 江苏——薄荷、苍术 广东——砂仁、云南茯苓 东北——人参、细辛、五味子 河南——四大怀药(地黄、牛膝、菊花、山药) 山东——阿胶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二、采 集 采集时间 矿物类 动物类 植物类 全草 叶类 树皮、根皮 根、根茎 果实、种子 花 花粉 植物枝叶茂盛、花朵初开时采集 花蕾将放或正盛开时采集 采收未开的花蕾或刚开放的花朵 花朵盛开时采集 果实成熟时采收 阴历二月、八月采收 植物生长旺盛时采收 根据生长活动季节采集 全年可采,不拘时间,择优采选 第四章 药性理论 第一节、四气 含义 指药物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 作用与适应证 寒凉药 温热药 作用: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泻热通便等 适应证:实热烦渴、血热吐衄等阳热证 作用: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等 适应证:中寒腹痛、寒疝作痛等阴寒证 第四章 药性理论 含义 指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药味。 药味不止五种。一般淡附于甘,涩附于酸,辛香并称。 药味和可品尝出的药物的滋味有相当一部分不一致。 五味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 第二节、五 味 第四章 药性理论 作用 能 散 辛 味 解表、透疹、通经脉 祛风邪 活血行气、除胀止痛 消郁散结 能 行 第二节、五 味 第四章 药性理论 作用 第二节、五 味 补益气血阴阳 缓和拘急疼痛 调和药性 缓解毒性、和中 甘 味 能 补 能 缓 能 和 第四章 药性理论 作用 敛肺止咳 收敛止汗 固精缩尿 能 收 酸 味 能 敛 收敛固脱 止血止带 涩肠止泻 第二节、五 味 第四章 药性理论 作用 苦 味 能 泄 能 燥 坚 阴 通泄——泻下积滞 清泄——清热泻火 降泄——降逆气止呕 寒湿——苦温燥湿 湿热——苦寒燥湿 泻火存阴 第二节、五 味 第四章 药性理论 第二节、五 味 作用 能 软 咸 味 软坚散结 泻下通便 能 下 渗湿利尿 涩附于酸,酸涩并称 化湿醒脾,解暑辟秽,开窍醒神 淡 味 涩 味 芳 香 第四章 药性理论 第三节、升降浮沉 含义 指药物对机体有向上、向下、向内、向外四种不同的作用趋势。 第四章 药性理论 第三节、升降浮沉 影响因素 四气五味 药物质地 炮 制 配 伍 升浮药:辛、甘、温、热多属升浮 沉降药:酸、苦、咸、寒多属沉降 升浮药:花、叶、皮、枝等多属升浮 沉降药:种子、果实、贝壳等多沉降 酒制则升,姜炒则散 醋炒收敛,盐炒下行 升浮药在大队沉降药中能随之下降 沉降药在大队升浮药中能随之上升 第四章 药性理论 第四节、归 经 含义 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 归经意义 1. 便于临床辩证用药。 2. 有助于区别功效相似的药物。 3. 同时还要依据脏腹经络理论,恰当选择用药。 第四章 药性理论 第五节、有毒无毒 古代毒性的概念 是药物的总称,又指药物的偏性。是药物毒副作用大小的标志。 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 毒药 剧毒药 副作用 过敏反应 现代毒性的概念 第四章 药性理论 第五节、有毒无毒 中药毒性分级 正确对待毒性 产生中药中毒的主要原因 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中毒常见的临床表现 剂量过大; 误服伪品; 炮制不当; 制剂服法不当; 配伍不当; 药不对证、自行服药、乳母用药及个体差异等。 治疗功效 保健功效 对因治疗 对症治疗 预防 养生 第五章 中药的配伍 根据病情需要和药物性能,按照用药法度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合用。 配伍是中医用药的特点。是应用中药的主要形式。 含 义 第五章 中药的配伍 配伍关系 最早提出“七情”的当推《神农本草经》。 药物七情指单味药物应用和药与药之间的配伍规律的七种情况。 七情合和 第五章 中药的配伍 配伍关系 1. 单行:不经配伍,用单味药物治病。如清金散、至圣丹、独参汤。 鸦胆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年技术能手选拔赛试题调幅广播(含答案).docx VIP
- SL 489-2010_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规程.pdf VIP
- 2025甘孜州委统一战线工作部选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8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GB51251-2017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 (正式版).docx VIP
- 2025广西公需科目考试答案(3套涵盖95-试题)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docx VIP
- 机械电子工程系本科毕业设计指南.docx VIP
- 信息化系统安全运维服务方案设计.docx VIP
- 妇产科会阴按摩术.pptx VIP
- 中信大厦(中国尊)全生命周期管理路径探索及实践.pdf VIP
- 年春季高考数学真题.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