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上—交流;释疑→探究.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上—交流;释疑→探究

“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 我国的课程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 我们所研究的课程,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 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以课程任务为依据进行分类,则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实践性课程; 从教育阶段角度,可把课程分为幼儿园课程、小学课程、初中课程、高中课程; 从课程的组织核心来看,可分为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课程、社会中心课程等。 1、“课程”的界定有“狭义”与“广义”之争,狭义的课程 主要指教学内容即教材,广义课程是指由课程纲要、学科课程标准、学科教材、其他学习材料、教师和学生、教育环境等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 2、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设计的学习者的学习计划或学习方案。 在课程这一方案或计划中,核心的问题是“学习”:课程的目标就是方案中所确定的学习目标,课程的内容就是方案中所择定的学习内容,课程的组织就是方案中所设计的学习方式。 3、课程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学习内容,而是在特定理念支持下经过严格选择和组织的课程内容,这些内容和形式一旦确定就不能随意改变,因为课程乃是教育精致化的需要。 当然,这并非完全否定教师在课堂层面改造课程的权力。事实上,教师对课程的实施必须是创造性的,因为课程要得到有效实施,一方面需要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实施要求填补一些内容,另一方面课程中一些不符合实际之处也必须及时得到修正。但是,教师改造课程的权力本身也是课程管理组织赋予的,并且其范围应当得到限制。这并非是对教师创造性的束缚,而是课程的本质所在。 西方的“课程”一词来源于拉丁语中的“跑道”。 为了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学校应该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道路。过去,课程的组织主要是教学内容和过程的安排,而今后将越来越多地面对不同类型课程的安排。 课程研究、课程编制等属于课程论的研究范围,即研究课程的形成过程,而不属于课程。课程应该是在学校教育中的。 地方课程 上海市高中语文教材是“地方课程”吗?为什么? 崇明区有地方课程吗?为什么? 嘉定区乡土历史区本课程,而后有中光高中孙继珍老师以此为基础开设校本课程。 课程必须关乎区校特色吗?趣味?实践?体验?P65学科特点。学以致用。拓、延。 蛋与鸡的关系。则到底先有的什么?太强化特色,易压制师生个性(如鲁迅中学)。所以,一,百花齐放;二,师特长,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虽有人走课亡之虞。如邬的《再别康桥》;三,寻找校、师、生、社会的交集。如复兴高中的《雷雨》。且得给师生个性特长展示张扬的空间。 但如是学科校本,如市北中学的古汉字,不唯学生兴趣。有些内容、有些学问,是严肃的。 课程体系 上海中学:课程图谱,课程框架 南洋中学:校史。南洋校友院士追踪,巴金著作研究,南洋校友四烈士。 上海二中:探访宋庆龄故居,创建宋庆龄班级。七个一活动:听一次讲座,参观一次;制作一期宣传墙,开一次主题班会,做一次故居义务讲解员,制作一份班级电子小报,留下一份班级总结。 一师附小:普修(班级建制);选修(走班;每周五下午第3、4节课);必修;必修+选修。有专业队,竞赛选手基本从中产生。即:普通班,提高班、研究生班。专业队处于研究生班。) 校本课程,是学校文化制度的组成部分,是特色办学的载体。 《雷雨》,有课本剧知识,活动竞赛式,改编,演出,评价。 时代中学两个班吟诵。是校本课程吗?可否自造一个“班本”之说?它在哪些情况下可能成为校本甚至区本课程? 校本课程=校本教材吗?(松江二中,微信) 课程开发的草根性和多元性。 课程专家、生物学专家、营养师;一线教师;学生家长;学生;常见食物…… 我区:营养教材(陆少明;某幼儿园) 宝山区(P56)课程共同体(开发、实施、评价) * 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必须在量上互为依存,在质上互为规定,在结构上互为渗透。 * 校本课程的进化论(倪闽景) * 体现学校办学的价值追求,在学生个性与区域文化之间寻找课程建设的生长点。 * 摘自不同网页的片段。本页:季苹(北京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系,北京100011)? * 摘自不同网页的片段。 * 摘自不同网页的片段。教师考试网 * 摘自不同网页的片段。 * 季苹(北京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系,北京100011)? * 我 * 推进学科校本课程 提升课程指导能力 ——对崇明县教师进修学校推进学科校本课程实施的理解 静安区教育学院 罗玉英国家课程 校本课程 地方课程 基础型 拓展型 研探型 活动 学校 地方 国家 学科 课程 管理主体 实施形态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