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 晋陕内蒙古区 4、造成黄土高原抵御灾害能力较低的原因 a.自然原因是地理位置特殊,处于过渡地带(平原向山地、沿海向内陆、湿润向干旱、森林向草原、农牧业向牧业),自然要素相互交替,自然环境不够稳定,导致自然灾害较多; 必须控制人口,使人口数量与土地承载力相协调。 b. 人类的不合理开发(毁林开荒、陡坡垦耕、草地垦耕)加重了自然灾害。 第五节 省区内部差异及发展方向 一、山西东、中、西地带差异 三、内蒙古自治区地域差异 二、陕西省南、中、北地带差异 中部为雁行排列断陷盆地,东西两侧为山地,形成东、中、西3个自然地带。各个地带内部具有自然条件和环境结构的相似性,资源开发和整治的相似性和经济特征的相对一致性。 从南向北由陕南山地、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3个地貌单元组成,它是资源、环境、经济与文化等地带分异的基础。 是我国地域最长的省区,也是我国第一个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地跨东北、华北和西北,与八省区相邻。因此,内蒙古自然与经济的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都十分显著。 缺少大城市 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 煤电铝生产基地 农业生产条件差,水土流失严重,以林牧为主发展经济林和以牛羊为主的养殖业 以山地丘陵为主 煤炭资源分布广埋藏浅,铝土资源和水资源配合好 西部 太原大同临汾运城等 水资源短缺. 煤炭机械冶金铝业 是全省重要的粮棉油蔬菜园艺水果及副食品生产基地 以盆地丘陵为主. 煤铝资源特别丰富,水资源短缺,水能矿资源配合不协调. 中部 阳泉晋城及长治 山丘土薄石多,水土流失严重. 煤炭机械冶金化工 山间盆地以农耕为主,为全省重要的杂粮生产重点区. 以山地丘陵为主,其间为盆地 煤铁资源丰富,水资源相对丰富 东部 主要城市 存在问题 工业 农业 地形 资源特点 地带 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关中-天水经济区 资源环境工程学院《中国地理》课件 第十一章 晋陕内蒙古区 资源环境工程学院《中国地理》课件 第十一章 晋陕内蒙古区 * 第一节 地理概况 第二节 能源重化工基地 第三节 草原畜牧业基地 第四节 土地退化问题 第五节 省区内部差异及发展方向 教学重点 晋陕内蒙古区的地理特征和地域差异; 晋陕内蒙古区的能源、矿产分布及其工业经济布局的特征; 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问题和整治对策; 草地畜牧业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模式。 关键词 晋陕内蒙古区 黄土高原 农牧交错带 内蒙古草原 山地与盆地、高原交错 草原、灌丛草原森林 区位:地跨三北,边连两国,黄土面积广布 季风边缘 南粮北牧 丰富的煤 东林西铁 能源重化工基地 草原畜牧业基地 本章内容结构 水土流失 风蚀沙化 草场退化 问题 参考文献 1.陈海等.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气候资源空间特征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6,21(2):204-209. 2.武永峰等.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及其生态背景分析[J].干旱区研究.2005,22(4):547-552. 3.蒋卫国等.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的空间格局演[J].自然资源学报.2005,20(6):871-878. 4.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R].北京:国家发展改革,2009. 1、简述晋陕内蒙古区的地理特征。 2、分析晋陕蒙区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资源优势? 3、分析内蒙古草原及其畜牧业地带分异的特点。 4、根据本区内差异性特点,如何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5、绘一幅本区的图,将主要的地形、河流和沙地、 沙漠标注在图上。 思考题 第一节 地理概况 一、位置、范围及人口 晋陕内蒙古区,共辖327个县(旗、市),总面积154.58×104 km2,总人口9587万(2008年末),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22%,人口密度仅62,不及全国人口密度(139)的一半,GDP占全国7.13%。本区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畜牧业基地,也是中国自然环境脆弱、农牧文化交错和土地退化最为严重的地区。 (一)地形及其分布 二、自然地理特征 内蒙古高原 呼伦贝尔高原 锡林郭勒高原 乌兰察布高原 阿拉善-巴颜淖尔高原 鄂尔多斯高原 黄土高原 科尔沁沙地 呼伦贝尔沙地 毛乌素沙地 乌兰布和沙漠 腾格里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 沙地————在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由于受自然及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和干扰,形成类似沙漠的地貌类型。 沙漠————地表覆盖的是一层很厚的细沙状的沙子。在风的作用下,沙漠的地表会变化和移动的。如沙丘向前层层推移,变化成不同的形态. 流动沙地(丘):指植被盖度小于10%的沙地或者沙丘。 半固定沙地(丘):指植被盖度在10%~29%之间,而且分布均匀,风沙流活动受阻,但流沙纹理依然普遍存在的沙丘或沙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课件.pptx VIP
- 十只熊一个家—10的分解组成.ppt VIP
- 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网格机库研发与应用 工作技术总结报告.pdf VIP
- 北京六一 DYCP-31DN电泳仪使用说明书操作说明(DYCP31BNDYCP31CNDYCP31DDYCP31DNDYCP31EDYCP32B).pdf
- 八年级地理上册 2.2《中国的气候》2 湘教版.ppt
- AQ9010-2019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事故预防技术服务规范.pdf VIP
-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25秋精编版).doc
- 2025年 AMC 8 数学竞赛(中英双语)-学生用卷.doc VIP
- 卢梭的教育思想爱弥儿.ppt VIP
- 高中生学习心理.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