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研究背景 谢文华.docx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研究背景 谢文华.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研究背景 谢文华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研究背景1981年,丹麦的N.E.Busch和K??llenbach提出了太阳能和风能混合利用的技术问题。最初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只是将风力机和光伏组件进行简单的组合。随后美国的C.I.Aspliden研究了太阳能??风能混合转换系统的气象问题;并且前苏联的N.Aksarni等人根据概率原理,统计出近似的太阳能??风能潜力的估计值,为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研究和利用提供了科学的数据支持。1982年,我国的余华扬等提出了太阳能??风能发电机的能量转换装置,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研究从此进入实际利用阶段。 随着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研究的深入,产生了一批初步的研究成果。在软件方面的开发,主要有西班牙Zaragoza大学RodolfoDufoLopez等人用C++语言开发了一套用于风光、光柴油机等互补发电系统的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系统(软件)。ColoradoStateUnivers和NationalRenewableEnergyLaboratory(美国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合作开发了hybrid2应用软件。hybrid2本身是一个很出色的软件,它对一个风光互补系统进行非常精确的模拟运行,根据输入的混合发电系统结构、负载特性以及安装地点的风速、太阳辐射数据获得1年8760h的模拟运行结果。 近年来,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应用前景是比较明朗的。1998年和2000年,我国的长江源自然保护站分别安装了600W/400Wp(Wp为光伏发电功率)和1000W/400Wp两套独立运行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2004年12月,华能南澳54MW/100kWp风光互补发电场成功并入当地10kV电网,是我国第一个正式投入商业化运行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在城市中,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应用主要是在城市路灯的使用上。尽管风光互补路灯初投资较高,但是不需要输电线路和开挖路面做埋管工程,不消耗电能,从长远来看,该系统有明显的经济效益。风光互补照明技术在城市道路和景观照明项目上呈现蓬勃发展势头,国务院公布的21世纪发展计划中明确了发展太阳能和风能的战略,从决策上也指明了方向。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还可以用在高速公路上的路灯、报警电话或信号和道路标志上;博览会场和活动会场的场外照明或景观点缀;海上的辅助电源,比如海上导航系统,既节省电网建设成本,又降低能源损耗;或是在灾难时作通信用、避难紧急指示灯的辅助电源,以及需要经常移动的野外作业的工作站等。在用电负荷比较小、用电可靠性要求不高的远离电网的农村牧区以及海岛。一般来说,采用电网供电不太现实,从整个社会经济看也是一种浪费。建立小型风光互补发电独立电源系统就可以解决一般的照明、家电产品或者提水等生活和生产用电。 在我国,离网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被广泛地运用于通信系统的中继站。而在西北广袤的土地上,通信系统的中继站的电源问题在过去一直存在着维护难和可靠性低的问题。小型风光互补发电独立电源系统技术的日益成熟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得通信系统中继站的无人值守和免维护成为可能,不但降低了运行成本,而且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随着风光互补发电技术的日趋完善,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当前,国内外对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风光互补发电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互补发电系统的静态体系结构的研究、蓄能设备的配置及控制、系统仿真等。为了促进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进一步发展,使其成为一种具有竞争力的清洁电源,所以应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 a)进一步做好风光互补发电场的风能资源、太阳能光照资源,特别是具有风光互补发电应用潜力的小区域气象数据的勘测统计工作,为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广泛应用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b)研究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动态运行特性,降低系统运行成本,提高发电场运行质量。 c)进一步拓展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应用领域,如开展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小区域路灯照明和室内照明等方面的应用研究等。 d)积累风光互补发电的使用数据,在应用中逐步形成较完善的可再生能源技术支撑体系,为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