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VOR/DME 区域导航程序设计 区域导航是一种领航方法,它能使航空器在导航台站的有效距离内,或在自备领航设备或这两种设备结合的领航能力限制内,在任何预定航径上飞行。 第一节 总则 一、定位识别符号 区域导航进近程序使用的每个定位点必须公布为航路点(纬度和经度,最小准确至最接近的弧秒或等量,和距基准台的方位距离)并有字母数字编码的识别符号。进近程序中,从起始进近点至复飞点以后的TP使用的航路点不得多于9个。 二、术语 1.沿航迹容差(ATT) 2.偏航容差(XTT) 3.至正切点距离(D2) 4.定位容差区 5.台址磁差 6.正切点 7.正切点距离 8. Flight-over航路点 9. Flight-by航路点 三、VOR/DME 区域导航系统的使用准确度 VOR/DME RNAV的导航准确度决定于以下因素: ?地面台容差; ?机载接收系统容差; ?飞行技术容差; ?系统计算容差; ?距基准台的距离。 1、地面台和机载接收系统的容差( α)为士4.5°; DME测距误差(DTT)为士0.46km+1.25%D。 2、飞行技术容差。飞行技术容差(FTT)随驾驶舱仪表设备使用的位置指示器的型别而不同。假定FTT对偏航容差有以下基值: ?起飞跑道末端(DER):±0.182km(±0.1NM); ?最后进近航段和复飞点:士0.9km(0.5NM)。 ?在所有其它定位点:±1.85km(1NM); 3、系统计算容差(ST):计算容差假定为0.9km。 4、系统的总容差。 ?偏航容差(XTT) = ±(VT2 + DT2 +FTT2 + ST2)1/2 ? 沿航迹容差(ATT) = ±(AVT2 + ADT2 + ST2)1/2 其中:VT = D1 - Dcos(θ+ α); DT = DTTcosθ; AVT = D2 - Dsin(θ - α) θ=(D12 + D22)1/2; ADT = DTTsinθ; 第二节 进近程序设计准则 1.直线进近航迹设置 a)起始定位点要求其沿航迹容差和偏航容差必须不大于±3.7km(2.0NM),但从标称定位点沿标称航迹量取的沿航迹容差可以增加至不大于起始进近航段定位点以后的±25%的距离。 b)航迹对准:起始进近航迹与另一条起始航迹或中间航迹的最大夹角为120°。 2.保护区 在起始进近航路点(IAWP)和中间进近航路点(IWP),保护区的宽度取以下较大值: ±3.7km(2.0NM)和 ±1.5×XTT十1.85km(1.0NM); 二、中间进近航段 1.航迹设置 a)中间定位点XTT和ATT不得大于±3.7km(2.0NM),但从标称定位点沿标称航迹量取的沿航迹容差可以增加至不大于中间进近航段定位点以后的±25%的距离。 b)航迹对准。只要有可能,中间进近航段应与最后进近航段对准。如果认为必须在FAF转弯,则转弯角不得大于45°。 c)航段长度:中间进近航段的最佳长度为19km(10NM);最小长度为9.3km(5NM)。 2.保护区 ? 在FAP保护区的宽度取以下较大值; ±1.85km(1.0NM)和 ±(1.5×XTT十0.926km(0.5NM))。 ? 保护区宽度是由IF和FAF的保护区宽度连接而成,并使用副区的原则。如果在FAF的转弯大于10°,应根据最大的最后进近速度,使用风螺旋线的规定扩大保护区宽度。 三、最后进近航段 1.航迹设置 a)最后进近定位点、梯级定位点或复飞定位点要满足沿航迹和偏航容差不得大于±3.7km(2.0NM)。但沿航迹容差可增至不大于最后进近航段的25%。 b)在这个航段内不得规定两个以上的梯级下降定位点。 c)最后进近航迹应与跑道中线对准,如果最后进近航迹偏离大于30°,或标称航迹在入口前1400m的点距跑道中线的横向距离超过150m,则必须规定一个目视机动(盘旋)程序。? 2.航段长度 最后进近航段的最佳长度为9.3km,最大长度为19km,最小长度应满足定位点容差的要求。 3.保护区? 在FAP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