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金属性:NaMgAl 非金属性:SiPSCl (6)Na、Mg、Al、S、Cl原子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但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1、2、3、6、7,原子半径随电子数增多而减小,所以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依次增强,失电子能力减弱,得电子能力增强。 方法提示:可运用Mg(OH)2与NaOH溶液不反应,而Al(OH)3能溶于NaOH溶液证明Mg(OH)2的碱性强于Al(OH)3,即Mg的金属性比Al强。 (2008年徐州统考)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如下表: 实验演练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①用砂纸擦后的镁带与沸水反应再向反应液中滴加酚酞 A.浮于水面,熔成小球,在水面上无定向移动,随之消失,溶液变为红色 ②向新制的H2S饱和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B.产生大量气体,可在空气中燃烧,溶液变成浅红色 ③钠与滴有酚酞试液 的冷水反应 C.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④镁带与2 mol·L-1的盐酸反应 D.剧烈反应,产生的气体可 以在空气中燃烧 ⑤铝条与2 mol·L-1的盐酸反应 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继而沉淀消失 ⑥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 F.生成淡黄色沉淀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用品: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药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内容:(*填写题给信息表中的序号)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有关化学方程式 (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用物质结构理论简单说明具有上述结论的原因。 (6)请你补充两组简单易行的实验方案,证明此周期中 另外两种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 解析:(1)先分析每个实验可得出的结论: ①镁跟水反应的难易,氢氧化镁的碱性强弱; ②Cl2能从H2S中置换出S;③钠跟水反应的难易、氢氧化钠的碱性强弱;④⑤可分别得出镁、铝跟盐酸置换反应的难易;⑥氢氧化铝是一种两性氢氧化物。把上述分析结果连接成一个整体来看,可发现这6个实验都是研究第三周期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从中可定性地比较出钠、镁、铝三种元素金属性强弱和氯、硫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所以,这一套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第三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的规律”。 (2)回忆每个实验过程可知这些实验要用到的仪器。 (3)根据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元素的排列顺序,可确定 实验操作顺序和相关的实验现象等。 (4)第三周期还有硅、磷两种元素,要完整的比较出这些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必须要补充实验,联系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与元素非金属性的关系,可以比较硅酸、磷酸、硫酸的酸性强弱来比较Si、P、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在中学化学知识范围内可设计出下列三种方案。 答案:(1)验证第三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的规律 (2)试管、酒精灯、砂纸、镊子、小刀、胶头滴管等 镁条、钠、铝条、新制氯水、新制饱和硫化氢溶液、2 mol·L-1的盐酸、2 mol·L-1的NaOH溶液、蒸馏水、酚酞、2 mol·L-1的AlCl3溶液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有关化学方程式 ③ A 2Na+2H2O 2NaOH+H2↑ ① B Mg+2H2O Mg(OH)2+H2↑ ④ C Mg+2HCl MgCl2+H2↑ ⑤ D 2Al+6HCl 2AlCl3+3H2↑ ⑥ E AlCl3+3NaOH Al(OH)3↓+3NaCl Al(OH)3+NaOH NaAlO2+2H2O ② F H2S+Cl2 2HCl+S↓ △ ( 4)金属性:NaMgAl;非金属性:SCl (5)Na、Mg、Al、S、Cl原子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但最外层电子数依次为1、2、3、6、7,原子半径随电子数增多而减小,所以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依次增强,失电子能力减弱,得电子能力增强。 (6)方案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一数学(必修二)立体几何初步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二次元经济”崛起背后的商业逻辑.docx VIP
- 【阶段测试】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单元测试卷27.doc VIP
- 中国谷子经济分析:从哪吒旋风看二次元IP衍生品市场崛起.pdf VIP
- 2025年全国高考山东省物理真题试卷(含答案).pdf
- 2025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含答案).pdf VIP
- 《不负'食'光拒绝浪费》班会课件.pptx VIP
- 部编本《一块奶酪》优质课公开课教案课堂教学实录.docx VIP
- DB13T 5448.3-2021 工业取水定额 第3部分:医药行业.docx VIP
- 山东省安装工程消耗量定额(2016).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