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社区康复患者营养评估
社区康复患者的营养评估
一、社区康复患者营养评价指标
1.体重 体重是评价营养状态的客观指标,能反映机体能量代谢的整体情况,体重过度降低或增加均可视为营养不良,其评判标准为在6个月内因非主观原因比平时体重降低或增加1.0%左右,或比过去1个月的体重降低或增加5%,或体重为理想体重的±20%0其中体重增加可能系水潴留所致,而实际瘦组织群量仍减少,其次也可为肥胖所致。体重测量宜在早上空腹排便后,通常是将实测体重与标准体重相比较。若实测体重为标准体重的60%以下者评为严重消瘦;60% -80%者为中度消瘦;80%~90%者为轻度消瘦;90% -100%者为正常;100%-120%者为过重;大于120%者为肥胖。
标准体重计算公式:标准体重(kg)=身长( cm)-105
2.体质指数(BMI) 体质指数是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指标之一。计算公式:BMI=体重/身高2(kg/m2)。中国成人判断标准:正常值为18.5r,23,18.5为偏瘦,24为超重,2 8为肥胖。
3.肌力和握力 颞肌、三角肌、肩胛肌和肩胛下肌、二头肌、三头肌和四头肌的大小及肌力测试,可早期提示肌肉强度和功能的衰退或变化情况。
4.三头肌皮褶厚度(TSF) 间接判断体内脂肪储备量。正常值:男性11.3~13.7 mm;
女性14.9-18.1 mm方法:被测者上臂自然下垂,选择左上臂背侧中点上约2 cm处,也就是左肩峰至尺骨鹰嘴的中点为测量部位。测定者以右手拇指与另四指将皮肤连同皮下脂肪捏起呈皱褶,用皮褶厚度测量卡尺测量。
5.上臂肌围(AMC) 用于判断全身骨骼肌群量。AMC(cm)=上臂中点周径(cm)一3.14×TSF(mm)。正常值:男性2 2.8~2 7.8 cm;女性20. 9~25.5 cm。
6.血清蛋白 不同的血清蛋白质的半衰期各不相同,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和纤维连接蛋白的半衰期分别为20、8、2 d和15~20h。半衰期短的血清蛋白质水平的变化更有助于反映短期内营养状况的变化。
7.细胞免疫功能 包括总淋巴细胞计数、NK、LAK细胞活性、T细胞亚群比例的变化和迟发性皮肤超敏反应。
8.主观症状 包括食欲、有无进食或吞咽困难、味觉和嗅觉的异常及腹胀、腹泻。
二、社区康复患者代谢评价指标
1.氮平衡和整体蛋白质更新率的测定 有助于判断体内蛋白质合成与分解代谢程度。氮平衡(g/d) =24 h摄人氮量-2 4 h排出氮量,2 4 h排出氮量可经凯氏定氮法测定2 4 h排出物中的含氮量,也可按(24 h尿尿素氮+3)计算。
2.重要器官功能 尤其肝、肾的代谢功能。
3.葡萄糖和脂肪的代谢 当营养干预后,应严密监测血糖水平和脂肪廓清情况。
三、营养不良的诊断
营养不良的诊断须将所得的人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测指标的结果经综合分析后才能明确
1.成人消瘦型营养不良:为能量缺乏型。表现为人体测量指标值下降,但血清蛋白水平可基本正常。
2.低蛋白血症型营养不良:又称水肿型或恶性营养不良,为蛋白质缺乏型。主要表现为血清蛋白水平降低和组织水肿、细胞免疫功能下降,但人体测量指标值基本正常。
3.混合型营养不良:兼有上述两种类型的特征,属蛋白质——能量缺乏型。系一种严重的营养不良,可伴有器官功能障碍,预后较差。
四、社区康复患者综合营养评估法
除了以上各种营养及代谢评价指标外,临床上还有多种营养测定指标,每种营养指标都有它们的特点与不足。因此,一些综合各种指标的营养评估法应运而生。下面主要介绍微型营养评价法和NRS2002营养风险评估。
微型营养评定法( mini-nutrition assessment,MNA)是一种简单、快速,适用于评价患者(特别是老年人)营养状况的方法,由Guigoz、Vallas和Garry于1994年提出。内容包括人体测量,整体评价、膳食问卷及主观评价等。各项评分相加即得MNA总分。MNA分级标准:总分≥24表示营养状况良好;总分1 7 J24为存在营养不良的危险;总分17明确为营养不良。
2002年,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SPEN)发表了一种新的营养评定工具,即“营养风险筛查”(nutrition risk screening,NRS 2002),该方法能够动态地评估患者有无营养风险,且简单、实用。NRS 2002包括4项评分内容:①原发疾病对营养状态影响的严重程度;②近期内(1~3个月)体重的变化;③近1周饮食摄人量的变化;④体质指数(身高、体重)。通过床旁问诊和简便人体测量即可评定。同时,将年龄 为营养风险因素之一,70岁以上判定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