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议课的问题诊断1.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观课议课的问题诊断1

听课评课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现行的听评课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作用还有多大? 新课程标准颁布以后,听课评课的路该如何走下去? 观课议课的 问题诊断及应对 钦南区教研室 李再红 qzzh8159@163.com 1.低效听评课的若干“症状” 引言 2.课堂教学改革呼唤听评课的变革 从“听课”到“观课”——视角的变化 从“评课”到“议课”——功能的变化 现象 教师参与听课评课的积极性不高。 听课记录字数少,不超过200字。 听课记录只记过程,没有评议。 评课经常要点名,否则没人主动发言。 对评课没有热情,不得已就随便讲几句。 学期结束前互相借听课记录抄。 组织者对听课评课的感觉有点像“鸡肋”。参与者对听课评课的印象是“包袱”。 问题之一:任务驱使,被动参与 警惕一种“青蛙效应”的听评课现象 表面功夫做多了,往往了忽略自身所需要的,这是否就是我们所想要的? 为了应对检查,忘却了“质”的提升,这种听评课价值取向是否值得质疑与反思? 听课任务是完成了,学期也结束了,但能留给教师本人的,还有什么? 长期以往,听评课的“青蛙效应”形成了!而教师扮演了“温水的青蛙”这个角色。 案例 问题之二:缺乏主题,目的离散 1.主题是数学课堂观察的灵魂,没有明确的活动主题,没有重点,会使观课者失去目标。评议没有目的,教研活动也就失去了“研”的价值。 2.评议活动的一大问题,表现为“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随意发表意见,不痛不痒,可有可无。 3.听课评课太“常规”了,已经变得“无力”,逐渐淡化它特有的功能。 研讨功能——搭建交流平台 示范功能——引领指导作用 提升功能——教师专业成长 …… 问题之三:目标游离,行动散漫 数学教研活动的目标没有真正确立,每一位参与者的任务不明,造成行动组织散漫 听课、评课的目的已经游离了原来的初衷,形成走过场的局面。 蜻蜓点水的“印象派”参与,有多大的效果?教师参与的程度有多深? 问题之四:模式僵化,形式单一 听课评课仍遵循着“听课——说课——集体评课”的简单模式,没有更深层次的研讨,缺乏课堂实践与教育教学理论的探索。 教师所谓的“评课”只停留在做“好好先生”,先是优点一二三,然后是一些不痛不痒的建议。 这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去情景”万能评课方式悄然流行,或有蔓延之趋势。 案例 组长:刚才听了两节数学课,两位老师也谈了自己的设计思路,现在是集体研讨的时间,请大家都谈谈课后感想。 师 1:张老师的基本思路、理念我认为是不错的,这一点是肯定的。第一,能认真研读教材,体现课标;第二,教学环节有效;第三,充分使用多媒体手段,提高效率;第四老师教态和蔼、自然,给学生创设了轻松的学习环境。 师 2:我认为两位老师很不错,两节课都有一定亮点,而且效果都很好。我想谈一点看法,张老师由旧知识引入,自然亲切,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果各环节之间的过渡语再精炼一些就更好了。 师 3:…… 组长:经过两位老师的精心设计,认真准备,今天的两节课都展现了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同时关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新课标理念在课堂中得到充分体现。……今后我们会更加注重教育理念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范式化”评课套路比比皆是,评课的“三二一”成了教师的法宝:三条优点、两点不足、一条建议,几乎可以评遍所有数学课。 表面热闹,人人发言,实则空洞无味,没有侧重点,毫无“真实”表达。 “走程序”的听课评课活动,必然低效。 问题之五:对象单一,忽略主体 在观课的过程中,有的老师更多的把目光集中在上课教师的身上:关注教师怎样提问、怎样讲解、怎样操作……等等,一句话,就是我想看的,是你怎么“演”的! 这样听课,偏偏忽略了学生!想一想,我们的记录本上记录学生的有多少? 听课中忽略学生的背后是——失去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 课堂活动的主体是谁?(教师?学生?) 问题之六:偏重结果,轻视跟进 学校往往很重视教研活动次数与结果。流程也齐全: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唯独缺少 “管理跟进”。 只关注数量与结果,往往也忽视过程中的“专业跟进”。 教研组为完成任务,忽略了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 对任教老师而言,课上完了、也评完了,活动也结束了。那留给上课老师的,还能有什么?(优?良?差?) 没有后续跟进的听评评课,还是不完整的吗?是否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如何应对? 三个变化 学校科研功能要转变 教学研究方式要改变 教师理论水平要提升 两种眼界 用学术的眼界来对待 用持续的眼界来看待 应对1:提前介入,全程跟踪 课前介入:参与备课、解读内容、提出建设性意见、确敲定方案等。听课不是个人行为,而是集体行为。 课中观察:关注课堂行为,思考改进方法 课后跟进:积极参与议课,提出自己见解 应对2:明确关键,聚焦主题 主题是数学课堂观察的灵魂,没有主题就没有研究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