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主学习课堂大赛培训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生自主学习课堂大赛培训资料

PCK及MPCK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MPCK的内涵和结构通俗化为四要素 (1) 初中数学中的核心内容及教育价值:某一具体内容的核心知识及其教育、教学目标。 (2) 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某一具体内容的横向联系(与之相关的其他学习领域的知识)和纵向联系(学习这一内容之前的知识准备及后续的延伸知识)。 MPCK的内涵和结构通俗化为四要素 (3) 学生的学习初中数学的已有经验和学习困难:学生在学习某一具体内容时已经具备的学习基础、经验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4) 帮助学生学会数学的教学策略:针对某一具体内容和特定情境所采取的合适的教学方式、有效评价、恰当典例、课堂生成的利用、师生交流等策略,以帮助学生消除错误概念,形成正确的理解。 前两要素的侧重点在于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教学任务(数学的科学形态) 后两要素的侧重点是将数学教学任务转化为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 (数学的教育形态) 问题的不断聚焦和行为的改进: 通过教学设计和实施、反思实现 因此课例研究的关键内容——上课 很多教师在备课阶段,往往惯性地一下子想到很多具体的教学细节和可以使用的材料与习题、然后再依据经验把材料与习题串接起来,恰恰缺乏一种从整体到局部的教学设计方法——即先整体确定教学目标和思路、再逐步细化使用的教学材料与习题。应用于一节课的微观教学设计,它可以帮助教师在处理教学细节之前从整体上把握一节课的完整思路和理念架构。 通过这样一个从整体到局部的内容分析策略,教师最终确定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而且清楚地知道制订出的这些目标背后的知识脉络关系。尤其是这一个需要重点完成的内容目标,应该是指向学科内容实质的。 课例研究中重要支撑——过程记录 1、围绕主题的教学片段记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2、片段之间的关联和跟进过程 课例研究深度的决定因素——研讨 1、研究问题不断聚焦 2、问题与教学过程的关联 6、课例研究的表达方式 (1)是否有一个贯穿始终的主题; (聚焦的问题) (2)是否有鲜活的案例; (研讨的经过、操作经验、教学片段等) (3)是否有深度的总结和反思。 (得出的深刻经验) 怎样评价教师的课例研究 (1)主题的科学和适宜; (2)过程的真实; (3)问题的聚焦; (4)对策的个性; (5)反思与调整; (6)实践的现场感; (7)预期目标的达成。 案例分析 教材引入这个问题是想通过让学生体验:猜想得到的结论是不可靠的——正确的结论来自有根有据的计算、推理,并能选择恰当的数学方法进行推理,使学生认识证明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推理意识。能否用好这道典型的素材,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富有挑战的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增长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专业的MPCK,才能把数学的科学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 (1)从数学知识(MK)的角度: ①求出赤道圆和铁丝围成的圆的半径: ②求两个圆的半径差: ③数学推理:0.16m=16cm,16cm大于一个常人的拳头,最多能放进一个拳头。 从教学法知识(PK)的角度 ②符号化:用数学符号分别表示这两个圆的周长 ③代数化:并求出两圆的半径: 计算出两圆的半径差: ④数学推理:最多能放进一个拳头。 (3)从内容知识(CK)的角度 本问题是学生进行探究与合作学习的好素材,学生可以凭个人经验进行直觉判断,但直觉判断得出结论的不同,可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准确答案的欲望,解决本问题的需要的知识点学生是有的,但如何应用已有知识来将生活问题数学化进而提取解决该问题的知识点对多数学生来说难度就大了。可以先让学生独立研究后再进行的小组合作交流,借力集体智慧,在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中,启迪数学思维,发展数学的建模能力,培养证明的意识和推理的能力。 3、授课教师的MPCK分析 第一次研讨课: 课堂片段实录1: 师:我们刚刚知道了仅仅靠眼镜去观察事物是不一定正确的,那猜想又如何呢?(学生有说“也不一定准确”,有表示怀疑,也有学生期待正确答案的)请同学们自主研究下面 的问题: 出示例2.ppt 生1:“这个间隙很小很小,这几样东西都不能放进,最多能放进一粒米。” 生2:“不对,这个间隙应该可以放进一樱桃,但红枣估计放不下。” 生3:“我觉得可能有些大。”(这个学生平时喜欢逆向思维思考问题) …… (学生们在争论着,但没有实际的办法。) 师:“同学们你们刚刚观察一些事物,知道了眼见不一定为实,那现在这样光说说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若有所思) 课堂片段实录1: 生4:“那我们可以实际测量一下啊。” (其他同学开始大叫,地球那么大,怎么量啊?!) 生5:“我们可不可以将这个问题看成一个图形,通过计算来试一试。” (师:微笑着点头,学生看到了老师的肯定,一下来劲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