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国12年(15年)龙凤银币图片比较
民国十二年(十五年)“龙凤银币”图片比较
民国十二年(1923年)“龙凤银币”壹圆由天津造币厂铸行的银币,钱面:十二章国徽图,上环楷书“中华造” 钱背:中心为楷书“壹“二字,周围嘉禾纹饰民国十年(1926年)褚玉璞任直隶督军时由天津造币厂铸行的币正面点圈内为嘉禾围绕等值二角龙凤外圈有“中华民国年”及“每枚当一元”字样,两侧铸有小圆点;背有“十二图案”因面“十二章国徽图”的龙、华虫(雉鸡)突出,民间俗称银币。1923年)“龙凤银币”壹圆试铸厚2.5mm
2、民国十五年(1926年)“龙凤银币”贰角流通币。直径:23mm,厚.5mm重量:5.10克,铸工精美,近未使用品。
详见如下银币图片:
详见如下银币正背面图片比较:
考证:
据查,“龙凤银币”图案原先是作为民国国徽而设计的。 1912年5月由鲁迅,许寿裳(季市)、钱稻孙同拟民国国徽图案,三人共同研究设计了一幅古为今用的“十二章图案” 。“十二章图案”意即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粉米、黼、黻。其内含解释为:“......上见古书,其源亦远汉唐以来,说经者曰:日月星辰,取其照临也,山取其镇也,黼取其断也,黻取其辨也。美德之最,莫不赅备,从其说,相度其宜,会合错综,拟为中华民国徽识。由于设计图案新颖,被天津造币厂用作银币图案,方有“龙凤银币”问世龙凤图案币正面中间为“十二章图案” ,上沿刻“中华民国十二年造”,背面两侧为嘉禾,中间竖写“壹元”字样,这两字有大有小,故又分大字版和小字版 两种。据银币大家沈国言先生介绍,“十二章”图稿设计于民国年8月,设计者为鲁迅、许寿裳和钱韬逊。 在1912年8月28日《鲁迅日记》中有这样段话:“与韬逊、季市同拟国徽告成,以交范总长,为十二章,为旗鉴,并简章二,共四图……”这显然与沈国言先生的考证相符合,当时鲁迅任北洋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局第科科长,许、钱两人均在教育部供职过。鲁迅等肯定是奉命设计的。另外,北京鲁迅博物馆也收藏了枚“十二章国徽图”铅模,铅模是天津造币厂雕模制作的。由于袁世凯背叛民国,妄冀帝制,舆论力主银币废用袁大头图案,故政府于(1923年)改用“十二章国徽图”制版,但试版方出,终以该项图案是北洋政府时期袁世凯的国徽图稿,难免有封建的帝王色彩,试铸新币后,并未被采用。版别有纪值文字,大字、小字版。因试铸币的数量极少,更显珍贵。在钱币市场上见二角、一角两种龙凤正面点圈内为嘉禾围绕等值二角龙凤外圈有“中华民国年”及“每枚当一元”字样,两侧铸有小圆点;背有“十二图案”; 民国十年(1926年)褚玉璞任直隶督军时,由天津造币厂铸行的银质辅币,流通于北京、天津地区,弥足珍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