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院命令:冻结美国资产要领.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政务院命令:冻结美国资产 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经济特权,也是贯彻毛泽东提出的“打扫干净屋子”外交战略的一个内容。所以,当外交部刚一成立,就由外交部政策委员会、外交部领事司牵头,会同各省市的外事部门,着手进行调查。 当时外国人的企业分几种情况,有的涉及国计民生,像美国人办的上海电力公司、上海电话公司,如果马上让它关张,对我们的经济建设和老百姓的生活不利;有的按我们当时的人力、技术力量,还不能把它取代,比如造船厂、航运船队等等;还有的如果把它赶跑,会造成大批工人的失业,比较典型的就是英国人开的“颐中烟草公司”。 根据这些情况,当时中央确定的方针是,要在一定的时期内,肃清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经济势力。 本来,中央是计划利用几年的时间做完这项工作,然而国际形势的突变,使这个工作骤然加快。特别是对美国资产的清算。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消息传来,举世震惊。 面对国际形势的风云突变,中共中央经过审慎研究,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 12月3日,美国商务部决定:从1950年12月3日东部标准时间12时零1分开始,所有输往中国大陆、香港、澳门的物资,都要经过严格的甄别手续,并且公布了一个禁运物资的清单。 中央人民政府财经委员会马上提出几项应对方案。12月15日,中央批示,同意财经委员会的建议,并对应对美国封锁和冻结做出了进一步的指示。12月28日,周恩来总理发布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命令,宣布管制和清查美国在华资产,冻结美国政府、公司及个人在中国的存款。 当时各国在中国的资产,英国最多,美国人排在第二位。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在中国的外国企业一共有1700多家,其中英国人有299家,美国排在其后,有212家。这些公司主要是在上海,光是银行前前后后就开了12家。 首先,对美国的电力、公用事业、房地产等企业实行军事管制,把美国人在这些企业里面的股权、债权交中国人民银行设立专门账户予以冻结。 对美国人所属的码头、仓库、船舶、石油公司等等,立即征用,撇开产权问题不谈,先把企业的管理权收归人民政府。对一些物资、房产,以及其他可以作价的财产,一律由人民银行按物作价,所收资金由人民银行予以冻结。当时有不少美国人的企业早就歇业,人民政府命令他们限期自行清理出售全部财产,所得款项同样由人民银行冻结。除此之外,对帝国主义过去凭借特权占有的地皮、农田、跑马场之类的地方,全部要收回。 上海是美国在华经济势力的核心,其资产大部分集中在这里。12月3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率先施行对美资企业的管制,首要目标就是上海电力公司、上海电话公司和上海电气公司。这几家公司原来都是英国人的,其中上海电力公司是1882年由英国人狄斯等人建立的,是中国土地上第一家成规模的发电厂。 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人把电厂抢了过来,一直到抗战胜利,才又重新回到美国人手里。 上海解放的时候,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对上海电力公司实行了军管,此时它的资产已经达到5700多万美元。 跟上海电力公司差不多,上海电话公司原来也是英国人的企业。1930年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用1000万两白银,从英国华洋德律风公司买下,并取得在上海英法租界内40年的经营权。 在成功实施对电力、电话、电气三大公司的管制之后,上海市人民政府又分别对包括美国商业银行、德士古石油公司和美孚石油公司等在内的115家美国企业施行了管制。 与此同时,北京、青岛、重庆等地也按照中央的方针,对美国企业、资产进行清查、冻结。这项行动一直持续到1952年底才基本结束,各地共接收管制美资企业304家,冻结的存款有上亿元。(据《解密中国外交档案》徐京利/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uefei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