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学与德川初期的日本朱子学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阳明学与德川初期的日本朱子学家.pdf

阳明学与德川初期的日本朱子学家 杜永宽* 摘要:本文选取藤原惺窝、林罗山和贝原益轩三位朱子学 家为例,探究阳明学对德川初期日本朱子学家的影响。藤原怪 窝对阳明的回护;林罗山反复引用阳明的理气论话语;贝fi..、益 轩理气一元论得益于阳明学的启发及其境界取向近于阳明,均 说明阳明学的影响不局限在日本的阳明学家和幕末时期,对德 川儒学的开创和发展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阳明学;藤原惺窝;林罗山;贝原益轩 德川时期的日本,朱子学经藤原惺窝 (1561-1651 )开其端,林 罗山(1583-1657 )的大力提倡而成为正统的官学,其后山崎暗斋 (1618-1682) 、贝原益轩(1630一1714 )、室坞巢(1658-1734 )等朱 子学家辈出。朱子学在德川时期呈现出繁荣景象,然而彼时的朱子学家 往往连带阳明学一起讨论。笔者择取藤原惺窝、林罗山、贝原益轩三位 朱子学家为例,探究阳明学对德川初期日本朱子学家的影响。 社永宽,武汉大学 2012 级中国哲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日思想史交流与比较, E-Iail: duyongkuan@ 163. com。本文为武汉大学2013 年博士研究生自主科研项目阳明学在 日本的传播和重要影响 (项目编号: 2013113010203)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阳明学与德川初期的日本朱子学家 / 283 一藤原惺窝兼收陆王 藤原惺窝被称为日本朱子学的开山鼻祖 (金谷治语) ,他虽推 尊朱子,但并不贬斥陆王。他对象山的评价与朱子大相径庭,反而近于 王阳明。《传习录》载先生曰:‘潦溪、明道之后,还是象山,只是 粗些。, 王阳明明言象山的不足之处在于粗,认为象山的学说过于 简易直接,缺少理论细节的辨析。藤原惺窝则说金豁质高明而好简 易,后学不免有怪诞之弊。①藤原惺窝同样认为,陆象山学说的缺点 在于立论太高,又过于直接,无法照顾到细腻之处。朱嘉虽然也对陆象 山有所赞赏,但大体是斥其为禅,陆子静之学,自是胸中无奈许多禅 何!看是甚文字!不过假借以说其胸中所见者耳 ( (朱子语类》卷第 一百二十四)。藤原惺窝和王阳明对陆象山的评价较为中肯,也把握住 了象山的不足。 阳明对朱陆之分的态度客观平和,不认同以道问学和尊德性来区分 朱嘉和象山,他说今观《象山文集》所载,未尝不教其徒读书穷 理。n 然晦庵之言……亦何尝不以尊德性为事,而又乌在其为支离者 乎。②藤原惺窝也不像后世的日本朱子学家那样站在朱子学立场批判 象山,认为两人学说虽细节上有差异但在立论宗旨、价值判断方面是一 致的,他说人见其异,不见其同,同者为何?同是尧舜,同非架 纣,同尊孔孟,同排释老,同以天理为公,同以人欲为私,然则如何? 学者各以心正之,以身体之,优柔厌妖,圆机流转。-一旦豁然贯通,则 同耶异耶7 ③可见惺窝也不赞同道问学与尊德性的区分,而是强调朱 嘉与象山精神上的共通性。而且,惺窝提出了对学说判别要以心正 ① 藤原惺窝: (藤原先生文集》卷第十, 日本思想大系 28 藤原惺窝林罗山),东京: 岩波书店 1975 年版,第 99 页。 ② 王守仁: (王阳明全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1 年版,第 890 页。 ③ 藤原惺窝: (藤原先生文集}卷第十, 日本思想大系 28 藤原惺窝林罗山,东京: 岩波书店 1975 年版,第99 页。 284 / 哲学评论(第 14 辑) 之,以身体之。这和王阳明倡导的论学原则夫君子之论学,要在得 之于心完全一致。两人都强调论学之异同的关键在于心。 藤原惺窝认同象山,自然不会排斥阳明,因此惺窝说圣贤千言 万语只要人理会得。故所示不同所人即一。且古人各自有人头处。如周 子之主静,程子之持敬,朱子之穷理,象山之易简,白沙之静圆,阳明 之良知,其言似异而入处元别。①他把阳明、象山与周敦颐、程颐、 朱嘉同尊为圣贤,认为致良知也属圣人之学,所谓的人处无别 就是同是尧舜,同非架纣,同尊孔孟,同排释老,同天理为公,同 人欲为私,只是其言说方式不同于朱嘉。所以惺窝对阳明的学说和形 象多有回护之意。如先生曰:‘新之之中乃有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