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3并举戏曲政策的现实意义.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并举戏曲政策的现实意义

“三并举”戏曲政策在戏曲发展中现实意义 曹玮 一.何为“三并举”的戏曲政策 1960年4月13日至6月17日,文化部在北京举办“现代题材戏曲观摩演出”。文化部副部长齐燕铭在总结报告中对戏曲改革的方针和剧目政策作了明确的表述;“我们要提出现代戏、传统戏、新编历史剧三者并举。既大力发展现代剧目;积极整理改编和上演优秀的传统剧目;提倡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创作新的历史剧目。”自此“三并举”第一次作为戏曲剧目政策正式的被提出了。 二.“三并举”戏曲剧目政策的特定涵义 中国戏曲产生于封建社会,因此根植于封建社会的传统剧目必然带有深刻的时代烙印。从新民主主义开始,一些接受五四运动感召的新知识分子就开始对传统剧目进行彻底的改造。新中国建立后,各行各业百废待兴,对于文艺的改造中,对戏曲的改革当然还是首先从传统戏入手,但戏曲绝不能只局限于传统,反映新时代、新社会、新生活的是建国后文艺工作的首要任务。1950年召开文化部全国戏曲工作会议后,开始了对传统戏曲的改造工作。对传统剧目的改造与禁演导致了戏曲工作者创作新剧目的热情。因此1952年举行全国戏曲观摩大会上涌现出了大批优秀的现代题材与新编历史题材的剧目。但从五十年代开始,在戏曲政策始终忽左忽右的不断偏离中,各题材的剧目一直不能平衡发展,这就出现了新的矛盾。这种矛盾不断复杂化,它们之间的不可调节完全制约了戏曲的发展。这时一种能够调节并可以起到真正指导作用的政策呼之欲出,作为一种戏曲剧目政策,“三并举”的观念已经开始萌芽。 1956年和1957年召开的两次剧目工作会议提出了的对传统戏的解禁,然而传统剧目的“大开放”又挤压了其它题材剧目的创作与演出。1958年随着“大跃进”之风的骤然兴起,“以现代戏为纲”的口号将戏曲的中心又转移到现代戏上来,大批粗制滥造的现代戏淹没了其它题材剧目的演出,遏制了剧目的多样发展,必然引起了大众的不满。1959年在扭转了“大跃进”的错误思想后,戏曲剧目的创作与演出又逐步步入正轨。 从“禁戏”到“大开放”到“以现代戏为纲”戏曲剧目发展正经历着一次又一次次“反复”,加之1959年新编历史剧又开始逐渐步入成熟,于是随着对“大跃进”政策的整体调整,戏曲剧目的“三并举”政策终于在1960年由文化部正式的、完整的提出了。 三.“三并举”剧目政策确立在新时期戏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一)“三并举”剧目政策的产生结束了戏曲剧目生产中“混乱”与“反复”的历史 在轰轰烈烈的戏曲改革中,对戏曲剧目的改革是最艰难的一项工作。从“改戏”开始,针对传统剧目,新编剧目间到底孰轻孰重,关于那个才是中国戏曲的命脉,什么才属于社会主义,才是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文艺样式的争论始终不绝于耳。为此引发的一次又一次戏曲界大张旗鼓的改良创新运动也层出不穷。从文化部召开的第一届全国戏曲工作会议到每一次的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再到两届全国剧目工作会议,戏曲剧目问题始终是被关注的热点,同时也就是在这一次次的活动中,戏曲剧目在忽“左”忽“右”的摇摆中艰难前行。 全国第一次戏曲工作会议上后,政府部门的对戏曲进行“三改”,但在执行中的对传统戏采取的“禁戏”指示影响了传统剧目的生存,在纠正了对传统戏的极端做法后,1957年的“反右”运动又掀起了戏曲现代戏创作的高峰,在对待戏曲中的许多错误政策都是从1957年开始的。 对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基本国情的片面乃至歪曲的理解,认为从社会主义到共产主义只是一个过渡,社会主义马上就会过去,共产主义即将到来。因此在经济上追求多快好省,上层建筑,文化艺术乃至于戏曲更是应该加快迈进。在思想上的盲目,导致了一部分人民族虚无心理的产生,认为中国的旧文化没有保存的必要,而另一部分人对戏改本身持否定态度,认为还是要演旧剧目,而且是没有经过修改的。 思想上的混乱一定会影响到事物实践的过程,在戏曲向前迈进的实践过程中,剧目问题的反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戏曲的创作与演出,尤其是从1957年开始,传统剧目又遭到禁锢,而新创作的现代剧目又粗制滥造,戏曲发展陷入低靡。在这种情况下,1960年的“现代题材戏曲观摩演出”会后总结发言中,齐燕铭提出了“现代剧,才传统剧,新编历史剧三者并举”的戏曲剧目政策,使剧目发展又出现蓬勃景象。有人评价说“戏曲剧目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的标志是‘三并举’的产生。” (二)从五十多年中国戏曲的艺术实践上谈“三并举”剧目政策的作用 1. 推动了剧种的进步和发展 1.1.表演 在经历了戏曲从过去旧体制向新体制的迈进后,新的戏曲政策被建立,给戏曲艺术带来了勃勃生机。广大的戏曲艺术家与文学家,评论家为盟,参与到剧本创作与表演艺术中,他们将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审美积淀投入到戏曲艺术中,使戏曲艺术更全面化更具审美性,成就了戏曲艺术的博大精深。 在传统剧目与新编剧目同时出现在戏曲舞时,旧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