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解决民事争议的方式之一.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决民事争议的方式之一

解决民事争议的方式之一。民事争议通常可以采取向法院起诉和申请仲裁机构审理两种方法。仲裁指争议双方在争议发生前或争议发生后达成协议,自愿将争议交给第三者作出裁决,双方有义务执行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法。 第一章 总则   第1条 为保证公正、及时地仲裁经济纠纷,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2条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第3条 下列纠纷不能仲裁:   (一)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   (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第4条 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第5条 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   第6条 仲裁委员会应当由当事人协议选定。   仲裁不实行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   第7条 仲裁应当根据事实,符合法律规定,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 第8条 仲裁依法独立进行,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第9条 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仲裁是终局的,在仲裁机构拿到仲裁裁决之后,不能就同一事实在到法院起诉,但是可以到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   裁决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销或者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就该纠纷可以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仲裁机构和法院不同。法院行使国家所赋予的审判权,向法院起诉不需要双方当事人在诉讼前达成协议,只要一方当事人向有审判管辖权的法院起诉,经法院受理后,另一方必须应诉。仲裁机构通常是民间团体的性质,其受理案件的管辖权来自双方协议,没有协议就无权受理。 1、“劳动争议发生后申请仲裁是不是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 (1)是,如果不经仲裁就去法院起诉,法院不会受理。 (2)在提起仲裁后,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服、或者是仲裁机构不受理、或者是仲裁机构受理后超过60天的期限不作出仲裁裁决:才可以去法院提起诉讼。 (3)还需要注意的是:2008年5月1日起,有些劳动争议被告劳动仲裁一裁终局制:经劳动仲裁裁决后就生效,即使不服也不能再到法院起诉了,包括: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依据是: (1)《劳动仲裁调解法》第五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第四十七条 :“下列劳动争议,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计划招生人数610万人 年份 毕业生人数 初次就业率 2001年 114万 80% 2002年 145万 80% 2003年 212万 75% 2004年 280万 73% 2005年 338万 72.6% 2006年 413万 72.6% 2007年 495万 70% 2008年 532万 70%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最近发布的2009年《经济蓝皮 书》预计,2008年年底将有100万高校毕业生不能 就业,而2009年又将有近611万大学生面临就业 1、大学生择业的一般心态和常见的心理特征 大学生择业的一般心态表现两个方面: (1)在择业目标方面,多数大学生向往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和条件较好的大企业、大单位,而不愿意到中小城市、边远地区和基层单位工作。 (2)在择业的价值取向方面,多数大学生希望以后能学有所用,发挥自己的特长,成就一番事业,但往往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表现在择业时不愿到最需要人才的生产、教学、科研等第一线工作,不愿到人才匾乏的边远地区去创业,宁愿在大城市、大单位里当助手甚至忙于一

文档评论(0)

100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