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家解读中国能源与环境挑战
洞察出鞘
专家解读中国能源与环境挑战
拨云见日
天然气能否制霾又制煤?
2014年 1
1
10月
拨云见日:天然气能否制霾又制煤
?
执行总编: Luan (Jonathan) Dong
对中国而言,变化不是新生事物。这个幅员辽阔的
国家,已在最近的历史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转变了
其经济模式、城乡面貌、教育体系和人口结构。眼
下一个同样重要的变化是政府努力减少中国对煤炭
的依赖,并向清洁能源转型。在这条道路上,天然
气已然成为主要的推动力量。
过去两年里,全国东部大部分城市的空气污染显著
加剧,中国向天然气的转变势在必行。然而,这种
转变在短期内势必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将导致能
源价格提高并挫击经济竞争力。此外,替代能源的
扩张过程中也可能造成新的环境污染和社会挑战。
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的中国环境论坛(China Environment Forum, CEF)特此邀请
了三位中美能源领域的专家,讨论中国能否实现天然气供给里程碑式的
转变。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刘恒伟将就中国目前天然气的供求进行阐
述,来自剑桥能源咨询公司的周希舟接着论述即使体制改革缺位,中国
的能源市场仍然有空间吸收大量的天然气。最后,世界资源研究所的萨
拉·福布斯阐述中美天然气(尤其是页岩气)的合作前景和原因。
这是 CEF《洞察出鞘》新系列的创刊号。该系列旨在借助业内专家的实际
经验,了解中国所面临的复杂的能源和环境挑战。正如我们之前的很多工
作一样,我们注重挖掘中美两国的学者、企业、非政府组织及政府之间的
合作机会,共同促进中国环境政策的发展和完善。
莎拉·福布斯(Sarah Forbes)自2008年起在世界资源研究所
(World Resource Institute)担任高级研究员,并主要负责气候
和能源项目中的技术研究,管理世界资源研究所在中国的页岩
气和碳捕集与封存工作。
刘恒伟博士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教授,他曾担任BP中国区
政策和法规事务经理。
周希舟现任剑桥能源总监,领导剑桥能源的中国能源业务,专门
从事天然气和电力市场和政策分析。周先生是剑桥能源北京研究
和咨询团队的核心成员。
栾栋是《洞察出鞘》创刊号的执行编辑。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
他是中国环境论坛的研究助理和顾问,他目前在自然资源保护协会
(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北京代表处担任煤炭总量控
制项目的助理。吴岚(Jennifer Turner)、伊德瑞(Darius Izad)、
刘红丽和詹贻琛(Susan Shifflett)协助了本刊物的编辑。
助理编辑: Darius Izad, Xiupei Liang, Hongli Liu, Ilaria Mazzocco,
Susan Chan Shifflett, Jennifer L. Turner, and Zhou Qinnan
制作编辑: Kathy Butterfield and Angelina Fo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