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2010年秋10职专语文期终考试试卷.docVIP

中专–2010年秋10职专语文期终考试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专–2010年秋10职专语文期终考试试卷

2010年秋学期盐南中等专业学校期终考试 09职专班《语文》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合计 得分 命题人: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选择题(10*2’=20’)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点缀(zhui) 尸骸(hai) 奖券(juan) 聆听(ling) B.愤懑(men) 伫立(zhu) 蹒跚(pan) 短暂(zhan) C.徘徊(huai) 宽宥(you) 嗥叫(hao) 皱褶(zhe) D.遒劲(qiu) 栖息(qi) 婀娜(nuo) 颔首(ha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冠冕堂皇 窒闷 寥廓 迫不急待 B.残羹冷炙 豁免 激励 贻笑大方 C.像征主义 献媚 自诩 礼尚往来 D.滥竽充数 磕头 雅片 勃然大怒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不管是修缮 是重建,对于文化遗迹来说,要义在于保存。圆明园废墟是北京城最有历史感的文化遗迹之一, 把它完全铲平,造一座崭新的圆明园,多么得不偿失。何必要抹去昨夜的故事,去收拾前夜的残梦。更何况,收拾起来的 前夜的残梦, 今日的游戏。 A.或 即使 仅是 不是 B.还 如果 仅是 不是 C.还 如果 不是 只是 D.或 即使 不是 只是 4、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我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来炫耀自己。 B.我们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C.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D.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又像戟。 5、在下面句子括号中依次填入的词语,与课文一致的一组是( ) 人们从《论语》中学得智慧的( ),从《史记》中学得严肃的历史( ),从《正气歌》学得人格的( ),从马克思学得入世的( ),从鲁迅学得批判( ),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的( )。 A. 激情 精神 执著 精神 思考 刚烈 B. 精神 精神 刚烈 激情 思考 执著 C. 执著 激情 刚烈 精神 精神 思考 D. 思考 精神 刚烈 激情 精神 执著 6、下列对小说这一文学样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刻画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展开和对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作者的情感。 B.典型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是小说的三个要素。 C.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运用得最多的是议论和抒情。 D.小说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思想。故事情节的发展,一般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7、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反语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示一点进步了。 B.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C.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D.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俟我于城隅 等待 B.夫子哂之 微笑 C.假舟楫者 凭借 D.以吾一日长乎尔 高 9、下列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路开口就是“千乘之国”,很有政治家的气魄。 B.冉有自认只能治理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小国家,有着谦谦君子的胸怀。 C. 公西华只字不提治理国家的事,甚至说自己根本就不能做什么事业,而只能做宗庙的一个小小司仪,其志向表达得十分委婉致。 D.曾皙也没谈到国家大事,而只是描绘了一幅老少同乐的春游图,可见他的志向不在治理国家。 10、填入文中横线上的句子,与文段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娇生惯养是低能儿的摇篮,高山上寒土使苍松翠柏更加挺拔。司马迁身受宫刑,文章字字珠玑。李后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