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先秦服饰及服饰起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章先秦服饰及服饰起源

中国古代服饰 ——雷小卉 绪 论    服装起源 ●御寒说 ●遮羞说 ●异性吸引说  ●巫术说 ●劳动说 ●保护说 ●本能说 第一章 先秦服装 第一节 概述 原始社会、夏朝、商朝、西周、东周(春秋、战国) 先秦服装,是中国服装史的奠基阶段,一些中国服饰的基本形制均在此期间逐步走向成熟。 第二节 中国早期服饰 草裙、兽皮披 原始人的兽皮装缝制特征 贯口衫 其他着装形式 佩饰 第三节 周代趋于完备的冠服制度 冕服 冕服构成 冕冠 1、周代冕冠穿着起来威严华丽,仪表堂堂,专供天子、诸侯和卿大夫等各级统治者官员在参加各种祭祀典礼活动时穿着。“冠冕堂皇”一词由此而来。 2、冕冠由冕板和冠两部分组成。 冕板是设在冠顶上的一块呈长方形的木板,称“延”或“延板”。用细布帛包裹,上下颜色不同,上面喻天,用玄色,下面喻地,用纁色。宽八寸,长一尺六寸,前圆后方,象征天圆地方之意,固定在冠顶上时,必须用延板按前低后高呈前倾之势进行固定。 冕板的前后沿都垂有用彩色丝线串成的珠串,彩色丝线叫“藻”,用线穿缀的珠饰叫“旒” liu 。合称“玉藻”。 天子玉藻十有二旒,旒就是用五彩的缫(丝绳)12根,每旒贯12块五彩玉,按朱、白、苍、黄、玄的顺次排列,每块玉相间距离各1寸,每旒长12寸。汉代冕服的垂旒却不限于五色,根据后汉书·舆服制的记载,十二旒为白玉串珠。 帽卷 即帽身,图中没有标出。帽卷夏用玉草、冬用皮革作骨架,表裱玄色纱,里裱朱色纱做成。   玉笄(ji) 插在帽卷两边的纽孔中,用于固定头发。   武 帽卷底部的帽圈,用金片镶成。   缨 冕板左右垂下的红丝绳,在颔下系结,用于固定。   纩(kuàng) 是系在冠圈上悬在耳孔外的两块黄玉,叫做瑱(tiàn),俗名充耳。因悬挂于两耳边,象征君王不能轻信谗言。   紞(dǎn)是垂在延的两侧用以悬纩的彩绦。有人认为其发展为天河带。 冕旒依数量及质料的不同,是区分贵贱尊卑的重要标志。汉代规定,皇帝冕冠为十二旒(即十二排),为玉制。冕冠的颜色,以黑为主。冕冠两侧,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以与发髻拴结。并在笄的两侧系上丝带,在颌下系结。在丝带上的两耳处,还各垂一颗珠玉,名叫“充耳”。不塞入耳内,只是系挂在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忌听信谗言。后世的“充耳不闻”一语,即由此而来。按规定,凡戴冕冠者,都要穿冕服。冕服以玄上衣、朱色下裳,上下绘有章纹。此外还有蔽膝、佩绶、赤舄等。组成一套完整的服饰。这种服制始于周代,历经汉、唐、宋、元诸代,一直延续到清代,绵延两千多年。 冕服上的纹饰——十二章 夏商周时代,冕服将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绘之于衣,还将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绣之于裳。图案纹样是基于现实主义的想象。下面介绍一下这十二章纹绘绣于服装上的含义及象征性。 第四节 春秋战国的深衣与胡服 深衣 1、深衣的初起 2、周代服饰制度 衣裳联合为一体的深衣制度 日常衣装,有其独到之处 “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短毋见肤,长毋被土。续衽钩边,腰缝半下。袼之高下,可以运肘,袂之长短。。。。。 深衣,古代上衣﹑下裳相连缀的一种服装,又称长衣、麻衣、中衣。为古代诸侯﹑大夫等士大夫阶层家居便服,也是庶人百姓的礼服。 深衣有四种不同名称:深衣、长衣、麻衣、中衣。 此衣名的由来是因为穿着时能拥蔽全身,将人体掩蔽严实的缘故。《五经要义》中认为:“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且具体形制的每一部分都有极深的含意,而“深意”的谐音即为“深衣”。如在制作中,先将上衣下裳分裁,然后在腰部缝合,成为整长衣,以示尊祖承古。深衣的下裳以十二幅度裁片缝合,以应一年中的十二个月,这是古人崇敬天时意识的反映。采用圆袖方领,以示规矩,意为行事要合乎准则;垂直的背线以示做人要正直;水平的下摆线以示处事要公平。 深衣结构 襟:指衣的前幅。   交领右衽: 古人以上衣掩下裳,衣上自胸前交领部分至衣下两旁掩裳际处,形成“衽”。衣襟向左掩谓左衽,右掩为右衽。中原地区习俗为右衽。   祛:袖口   袂:袖子   裳:裙子   曲裾:由服装环绕形成的裙子样式。 深衣象征天人合一,恢宏大度,公平正直,包容万物的东方美德。袖口宽大,象征天道圆融;领口直角相交,象征地道方正;背后一条直缝贯通上下,象征人道正直;腰系大带,象征权衡;分上衣、下裳两部分,象征两仪;上衣用布四幅,象征一年四季;下裳用布十二幅,象征一年十二月。身穿深衣,自然能体现天道之圆融,怀抱地道之方正,身合人间之正道,行动进退合权衡规矩,生活起居顺应四时之序。 汉代曲裾深衣 胡服 佩饰与襦裙 戎装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