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一章教育的认识与教育的发展.ppt

1.2第一章教育的认识与教育的发展.ppt

  1. 1、本文档共10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直到1916年美国教育家杜威发表《民主主义与教育》这一经典之作,这种迷茫才暂时告一段落。 * ,教育的过程与生活的过程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的 除此之外教育不应该有其他目的, 学生在其中要学习现实社会中所要求的基本态度、技能和知识 ,而不是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而非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而非领导者;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赫尔巴特提出了教育学的学科基础   赫尔巴特不仅论述了教育学的独特性;而且还非常明确地提出了教育学的学科基础,即心理学和哲学。 赫尔巴特说,“教育者的第一门科学,虽然远非其科学的全部,也许就是心理学”;“教育学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前者说明教育的目的;后者说明教育的途径、手段与障碍”。 三、教育学的深化与多样化发展时期 德国的第斯多惠发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反对思辨的哲学的教育学,认为教育学更应该是对教育实践的理论总结 。书中提出的多达33条的教学规律和规则。 这一时期 出现了实验教育学;德国的梅伊曼和拉伊他们都主张把实验的方法当作教育研究的根本的方法。 俄国的乌申斯基的《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强调人的文化性和民族性,也主张按照科学性来组织教育和教学。    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它对20世纪整个世界的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杜威的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经验与教育》(1938) 等。 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学 杜威 第一,教育即生活;  第二,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继续不断的增长,  第三,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  第四,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  第五,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  第六,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   其不足之处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校的特质,并因此受到了20世纪美国社会及其他社会人们的连续不断的批判。  实用主义教育学的贡献与不足 [贡献]  实用主义教育学是以美国实用主义文化为基础的,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教育学表达,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理性主义教育理念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 [不足]  * 第一章 教育学及其价值 第一节 教育学的问题与性质 第二节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教育学的价值与学习 * 孟子认为:“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zou)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尽心章句上)三乐中,父母兄弟,一家人和睦相处,应该说是亲情之乐;做人处事,一切都问心无愧,应该算是自身之乐。以上二乐,很多人都能做到,也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亲情和个人之乐。而三乐就不同了,并不是人人都能“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因而,三乐乃极乐,是亲情与自身之乐所无法相比的。 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教育家 * 甲骨文:金文:的“教”的左下方表示一个孩子,是教育的对象,左上方表示占卜活动,表示教的内容,右下方表示手,右上方表示鞭子,是教学过程与手段。整个字合起来表示成人手拿器械督促孩子的学习行为。 “学”的左上方和右上方表示两只手,位于中间的表示占卜活动,中间的表示房间,以及学习的地方,下面表示孩子,及学习的主体,合起来就是孩子在一所房子里学习有关知识。 * 教育可以是政治,可以是经济,可以是商业,可以是文化活动。学习教育学则需要把握教育的不同的形态及其本质的特征。 * 李泽厚,著名哲学家,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德国图宾根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威斯康辛大学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和哲学、美学研究。 刘再复,1941年出生于福建。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院所所长、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文学评论》主编、中国作家协会理事。1989年出国后先后在芝加哥大学、斯德哥尔摩大学、卑诗大学、科罗拉多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和访问学者。 * * * * 随着我国教育理论界关于教育本质问题讨论的深入,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有人对劳动起源说提出质疑。认为:教育与劳动同属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实践活动的范畴,教育对劳动不是从属关系,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以人自身的活动来调整、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是人通过有目的的活动来改变自然物的过程。而教育首先是人和人之间的过程,是人通过有目的的活动来促进和影响人的成长和发展。从活动的本质意义上来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