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苏轼诗集PPT.ppt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十三章 王文诰注《苏轼诗集》 第一节 苏轼及其诗歌创作 1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他是宋代第一大文学家,同时也是著名的书法家、画家。他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也都是当时的大文学家,和他一起并称“三苏”,同列于“唐宋八大家”之中。    苏轼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盟主,名重当世。许多著名的文学家都出于他的门下。如黄庭坚、秦观、张末、晁补之,号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歌对这些人乃至整个宋代的文学发展方向都有很大的影响作用。 苏轼是我国古代诗坛上光芒闪烁的一大名家。 第二节 苏轼诗歌的注解本 苏轼的诗词文集版本很多,也比较复杂混乱。 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系统,即分集本和分类合编本。 分集本的代表是《东坡七集》。 宋版的“东坡七集”,到明朝初年就已经很难看见了。 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最早的“东坡七集”本子,是明代成化四年(1468)吉安知府程宗据宋本重刻的。 2 苏轼诗歌注本    由于苏轼卓绝的艺术才华和巨大影响,从宋到清,有非常多的人为他的诗歌作注,其数量仅次于为杜甫作注的。 最早出现的注本,是宋代赵次公等人的四家注。然后不断有新的注家加入,后来竟号称百家。 完好保存到今天的,只有宋代坊刻的《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王状元”就是指的王十朋。 但是这本书到底是不是真的由王十朋来完成的,学术界还有争论。许多人认为只是托名而已。 第三节 王文诰注《苏轼诗集》 1王文诰(1764一?) 字纯生,号见大,浙江仁和人。 他的《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以下简称《集成》)有嘉庆二十四(1819)年韵山堂自刻本。    * * 分类合编本,就是按照苏轼作品的各种体裁、内容分类的诗文集 最早的是苏轼的曾孙苏峤在建安(今属福建)刻印的《东坡别集》四十六卷,但是并没有流传下来。 后来福建建阳麻沙镇的书商又根据这个本子,加以增补,刻成《东坡大全集》,错讹很多,质量不高,而且也早已亡佚了。 元、明以来的苏轼诗文集大都出于分集本系统。今天我们能够看见的版本,大多出于明成化四年吉安本的系统。 南宋时候有一部比较重要的注本出现,那就是施元之、施宿、顾禧合著的《注东坡先生诗》。这个本子在当时影响很大,对于苏轼诗歌宋人旧注的保存和推广都有非同寻常的贡献。    在清代还出现了几个苏轼诗集的注本。 如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五十卷,成书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但是在查氏生前并没有刊行,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由香雨斋刻印行世。 另外还有翁方纲《苏诗补注》八卷,有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刻本; 沈钦韩《苏诗查注补正》三卷,只有稿本,今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乾隆五十八年(1793),踵息斋刊行了冯应榴的《苏文忠诗合注》五十卷。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注本。    2001年6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冯应榴的这个注本的校点排印本,共6册,改名为《苏轼诗集合注》。校点者是黄任轲、朱怀春。 *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